5月21日-24日,省生態環境廳在武漢舉辦2025年全省生態環境法治培訓班。在培訓會上,我局就恩施州生態環境普法工作作經驗交流。
近年來,恩施州生態環境局以“誰執法誰普法”為主線,探索線下+線上+協同模式,推動生態環境普法與環境保護工作深度融合。
深耕“線下陣地”。一是以執法檢查為契機,推動執法普法深度融合。每一次執法檢查都是普法現場,執法人員到企業不僅查問題、提整改,還現場發放法律風險提示單、明白卡,面對面講清楚違法行為的法律后果、整改要求及法律依據,讓企業知道 “紅線在哪里”,推動從“被動執法”向“主動守法”轉變,引導企業自覺守法。二是以漸進式執法模式為抓手,實現全流程普法服務。積極探索“普法宣傳—教育引導—告誡說理—行政處罰—監督整改”漸進式執法模式,強化“事前積極預防、事中審慎考量、事后引導整改”全過程執法普法服務。同時,實施“三書同達”模式,為企業圈出“重點”、指明“路標”、減少“跑路”。三是以行業特點為導向,促進普法培訓精準發力。聚焦我州各縣市、各行業企業特點,積極聯合地方政府、行業主管部門、法律顧問團隊,為相關行業量身定制普法課程。在企業相對集中的鄉鎮、工業園區開展企業環保培訓、現場交流學習活動,通過典型案例剖析和現場重點指導,及時為企業答疑解惑,實現“精準滴灌”。
拓展“線上陣地”。依托“互聯網+”模式,構建“兩微一網”普法矩陣,常態化發布普法視頻、法治動態等內容,提升普法傳播力。結合地方特色,創作恩施方言科普微視頻,將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違法典型案例制作成恩施方言微廣播劇,先后制作《秸稈禁燒公益廣告》《無處安放的廢渣》《不按時上下班的槽罐車》《未建成的漁場》等原創作品在恩施電臺循環播放,拍攝局長走進環保設施開放單位視頻,在恩施電視臺開設縣市長在線談環保專欄,圍繞群眾關心的環保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有效提升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知曉度與參與度。同時,打造典型案例“法治教科書”,定期向社會公開發布有代表性的執法案例,放大以案釋法社會效應。
深化協調聯動。結合國家安全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六五環境日等重要時間節點,聯合縣市政府、相關部門及企業,通過專家講座、宣傳片展播、知識競答、“我是生態環保宣傳員、講解員”、發放普法資料等形式,開展多元普法宣傳活動。聯合州司法局圍繞生態環保法律法規等開展“一月一主題”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協調網信、教育、民政、經信、農業農村等部門推進普法宣傳活動,將生態環保標語、知識融入社區、農村、企業等各類場景,構建全社會參與的普法格局。
下一步,恩施州生態環境局將以此為契機,學習借鑒先進經驗,持續探索創新,推動恩施州生態環境領域普法工作走深走實,為整體提升支點的生態承載力貢獻更大力量。
來源:恩施州生態環境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