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夏種農忙的時節,一場別開生面的民法典宣傳和司法服務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在靈寶市故縣鎮展開。河南省靈寶市人民法院故縣人民法庭的干警深入田間地頭,以別樣的方式,為群眾送去司法溫暖與幫助。
故縣鎮的高柏村內有一棵百年老國槐,600多年來,這棵古樹不僅見證了小村莊的發展和變遷,也見證了村民們祖祖輩輩的生活。2025年5月26日,在這棵百年古槐樹下,法庭干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講解民法典中與農業生產、農村生活息息相關的條文。從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到農村房屋買賣的法律規定,從婚姻家庭糾紛的處理到鄰里關系的和諧維護,干警們耐心細致地解答群眾的疑問,讓民法典知識深入人心。
“民法典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的普法活動就像一場‘及時雨’,這種接地氣的宣傳方式更直觀有效,為我們填補了法律知識盲區,使我們養成了自覺守法的意識。”張大姐感慨道。此次普法宣傳活動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此外,現場還設置了法律咨詢臺,現場的群眾對于此次宣傳活動表現出很高的熱情,紛紛前來領取宣傳單、咨詢法律問題。普法結束后,村民們圍繞這棵古老又熟悉的老槐樹,訴說“前人栽樹”的記憶,暢談“后人守護”的責任。
緊接著,干警們來到黃河灘邊的萬畝山藥園,鄉親們勤懇勞作,構成了一幅生動的農忙畫卷。在勞作間隙,干警們走進田間,向鄉親了解今年的收成預期,詢問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困難。看著此刻在田間地頭講法律、說案例的法官干警們,鄉親們感受到了法院干警不僅僅是在履行職責,更是真心實意地關心他們的生活,為鄉村振興助力。這種流動普法方式,也讓更多群眾能夠及時獲取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
群眾的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務就跟進到哪里。下一步,故縣法庭將進一步主動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努力找準“小切口”帶動基層治理“大民生”,真正把“古樹下的普法”、“田間地頭的普法”打造成融合宣傳、教育、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司法實踐陣地,探索基層治理的“法治密碼”。(何肖飛 王琦)
【編輯 瀅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