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天氣還算是比較涼快,也沒有下雨,但是大家千萬不要認為,接下來的天氣就是比較的涼快,反之還有可能出現突然的一個高溫,因為五月的份的天氣最為的多變,此時高溫高濕的一個環境下,人很容易被濕邪侵入,為此,要注意天氣的一個變化。
在我們當地,老輩人經常會坐在一起閑聊,我也會經常在旁邊聽,說的最多的就是關于天氣方面的,比如說當下的梅雨季,就是他們討論的最多的。
今年是什么時候入梅?
梅雨季,是長江中下游,一種比較常見的天氣現象,這個是雨水會比較多,而且又恰巧是梅子成熟的一個階段,所以,就把這個時候的雨,稱之為梅雨季。
具體哪天入梅,時間并不固定,地方的不同,入梅的時間也不同,而說的最多的就是“芒種逢丙入梅”,意思就是芒種節氣之后,第一個丙日就是入梅的一個時間,2025年芒種是在6月6日,農歷的五月初十,而第一個丙日出現的時間,則是在公歷的6月7日,這天正好是干支歷的丙午日。
所以按照民間的這種說法的話,2025年入梅的時間就是公歷的6月7日,農歷的五月十一,丙午日。
不過按照天氣預報的一個標準來看,和這個時間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比如說江蘇還有安徽,是在6月10日左右入梅,而湖北地區,則有可能是在6月20日左右。
但是既然老祖宗說了“芒種逢丙入梅,小暑逢未出梅”,那么我們就直接確定,今年傳統的入梅時間,就是6月7日,它是典型的早黃梅。
“早梅雨,旱斷河;晚梅雨,涼颼颼”,今年的梅雨為啥說是早黃梅?
這其實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是和往年相比較得出的結論,就比如說去年,入梅的時間是在年7月份,這個也是絕大部分年份的入梅時間,但是今年提早了一個月,在公歷的6月份,就是典型的早梅雨。
按照農諺的意思,早梅雨,旱斷河,意思就是,如果入梅的時間,在6月份的時候,就容易迎來干旱天氣,我們要注意天氣的一個變化;反之,如果入梅的時間比較晚,那么后續的天氣會比較的涼爽。
這種說法,很多人認為它不靠譜,但其實本質上,它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根據現在的氣象數據發現,早入梅的年份,出現伏旱的概率是在67%左右,也就是說早梅雨,旱斷河,在某種程度上,有參考的一個依據。
晚梅雨的年份,夏秋雨水會比較多,而有了降雨的話,天氣自然會相對比較的涼快,所以涼颼颼,也是從這個方面來講的。
入梅之后,這里要提醒大家,要注意防潮防霉,因為天氣溫度高,加上雨水比較多的話,就容易導致東西長毛,或者是腐爛,另外,今年的梅雨季是比較特殊的,按照氣象臺的一個說法,今年梅雨季預計會持續38天在左右,也就是6月6日到7月13日,相比較往年來講時間是偏長。大家一定要及時的做好應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