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四川美術學院建校85周年,5月26日上午,四川美術學院建校85周年高質量發展大會在虎溪校區學術交流中心舉行,會議圍繞川美發展歷程、教學成果、未來展望展開交流研討。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副會長、黨組書記辛旗,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馬鋒輝,中國歐盟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原副會長宋敬武,重慶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金玲,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嚴志強,學校全體校領導、國內兄弟院校代表、合作企業代表、離退休老同志代表、校友代表、師生代表等出席會議,共同見證川美建校85周年。
▲活動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會上,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焦興濤作主旨報告,他指出,八十五年來,川美秉持“志于道 游于藝”的校訓精神,培養了6萬余名藝術專門人才,如葉毓山、羅中立、龐茂琨、何多苓、周春芽、高小華、張曉剛等一批批藝術名師大家,創作出《收租院》《毛主席紀念堂毛澤東漢白玉坐像》《父親》《蘋果熟了》《春風已經蘇醒》《大家庭》《烈焰青春》等一批批藝術名作。
今年2月,重慶市委召開的“新春第一會”提出迭代升級“六區一高地”建設體系構架。四川美術學院作為全市的重要藝術教育高地,依托科學城與大學城“兩城融合”的獨特優勢,深度融入“六區一高地”戰略布局,通過藝術與科技、教育、產業的多維聯動,構建起區域性藝術創新生態,成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
此外,近年來四川美術學院在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學校圍繞學科建設、課程改革、人才培養、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藝術賦能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助力產業升級和新質生產力躍升,服務社會貢獻突出。例如在第十四屆全國美展中獲金獎1件、銀獎3件、進京參展作品46件、入選作品188件,創下歷史之最;擁有1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藝術教育專業軟科排名第一,新增“科技藝術”等3個新興交叉本科專業;先后承接中國載人航天服外觀與操作組件、智能可重構探月載人移動系統等重大設計任務,以及“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重慶單元設計,冬奧會海報、金熊貓獎、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設計之都”官方Logo、重慶衛視臺標等重要設計任務,有力支撐重慶“全球設計之都”建設……
會上,校友代表、國內兄弟院校代表、國外合作院校代表紛紛對四川美術學院85周年生日獻上祝福。
▲簽約儀式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天的大會上,四川美術學院還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重慶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新華出版集團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在學科共建與科研協同、構建人才培養與師資共享機制、社會服務與國際傳播3個方面展開合作;與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在構建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共建融合創新平臺體系、構建文化IP全鏈條開發機制、攜手賦能西部動漫文化、共建社會美育標桿項目5個方面展開合作;與重慶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在共建創新平臺、人才培養與產教融合、共推社會美育、資源共享4個方面展開合作;與重慶新華出版集團在構建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協同推進科研創作與出版融合、共建實習實踐與就業服務一體化體系、共建學術交流合作與“雙一流”支撐體系、攜手賦能城市文化與社會美育5個方面展開合作。
而四川美術學院的存在,不僅重塑了藝術教育的形態,更推動了科學城區域經濟、文化、社會的協同升級。事實上,近年來,四川美術學院也在多個方面與科學城展開合作,例如剛剛閉幕的西洽會上,賽力斯、川美、重慶高新區三方攜手,決定在川美虎溪校區建立工業設計聯合創新實驗室。
相信,未來四川美術學院也將繼續秉持“志于道 游于藝”的校訓精神,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在立德樹人與文化興邦的征程中書寫育人篇章、貢獻川美力量,助力重慶加快建設“六區一高地”,打造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