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絲陽江號——多嬌江山萬里行”研學專列23日中午駛入山城重慶。在這座承載著抗戰記憶與現代活力的都市,近400名小海豚們將以關老的《嘉陵江上》為線索,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追尋與文化探索。從三峽博物館的厚重歷史到四川美術學院的藝術創意,小海豚們將在兩天的時間內用腳步丈量“英雄之城”的多元維度。
1940年
關山月為避戰火輾轉來到重慶
他創作了《嘉陵江碼頭》
《霧重慶》等系列作品
深入反映戰時重慶的生存圖鑒
關老嶺南筆法畫巴山蜀水
記錄了一個民族的堅韌
讓嘉陵江的波濤化作民族精神的具象
關山月作品
80年前,關山月在此
用畫筆記錄烽火中的民族脊梁
今天,同學們走進
三峽博物館
尋找畫作背后的山河密碼
接下來
同學們將分組完成“山城之心”集卡任務
尋找三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海絲陽江號”研學專列導師楊佳西表示
通過游戲性的學習
和博物館里面的眾多藏品
文化歷史背景相結合
去促進孩子們的學習
而且設置的卡牌游戲
本身就有一定的游戲性和挑戰性
這樣可以觸發孩子們的興趣點
從以前走馬觀花老套的參觀模式
變成一個吸引孩子們
自主學習探索思考的新型模式
讓孩子們形成學習的主體
小海豚:
我今天看到了很多文物,比如這個“巫山人”左側下頜骨化石,特別開心,因為我找到了它。
“海絲陽江號——多嬌江山萬里行”
研學專列駛入藝術圣地
四川美術學院
作為中國八大美院之一
川美以其獨特的藝術氛圍
和自由創新的精神
吸引著無數藝術追夢者
同學們不僅領略了
“中國最美校園”的風采
更在川美學子的帶領下
拿起畫筆,開啟了一場
無拘無束的自由創作寫生之旅
走進四川美術學院
仿佛步入一座露天美術館
校園里每一處角落
都流淌著藝術的靈感
每一棟建筑都訴說著創意的故事
川美的校區不像其它學校那么平整
它沒有挖一座山頭
也沒有填一處洼地
這些荷塘這些山脊
都是自然保留下來的
歸根到底就是根植于
川美的鄉土文化和鄉土藝術
小海豚:
感覺就是非常好看、安靜,這種感覺真是非常棒。
小海豚:
我有很多靈感,我想畫在畫板上向關山月大師學習。
不設命題的寫生最能激發創造力
同學們參觀了羅中立美術館
感受雕塑《父親》帶來的藝術震撼
在展覽中思考繪畫語言
這正是難得的“藝術思維”
80年前關山月在戰火中堅持寫生
今天孩子們在和平年代自由創作
不同時代的畫筆
同樣都在記錄這個國家的精神圖譜
來源 | 陽江新聞
文字 | 何輝
攝像 | 梁慶提
視頻 | 張杰
編輯 | 林俏岐
審核 | 梁劍華 梁勝
終審 | 黃劉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