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正巴渝網站消息,萬盛投資集團總經理陳光平被查。
陳光平,1974年生,大學學歷。
他是一家地方國企的總經理。
看別人的人生軌跡,長自己的人生智慧。
這也就是教育意義之所在了。
特別是看有成績的人的人生,無論是經驗也好,教訓也罷,總之都是有用的。
他起步于教育,早年在萬盛區多所小學任教,成為學校的管理者。
后來轉入金融部門,先后在重慶分行萬盛支行,廈門銀行重慶支行任職。
從教育到銀行,諸位也都知道隔行如隔山的道理,但那是對普通人來說的。
對于能人來說,這從來都不是事。
他在學校能當上校長,在銀行同樣能得到重用。
業務自然沒的說。
普通人的人生如果跨一次界的話就已經成了可以驕傲一輩子的事情。
但他再次跨了界。
他從金融到了工程領域。
應該說這個跨界就更大,但人家還是做到了企業老總的位置上。
有些時候有些人和事是羨慕不來的,普通人可能會認為能人是領域內的,但事實上卻是能力往往都是全方位的。
并且,他是轉戰了多家國企,每一家做得都不錯。
一個悖論是,能力太高也就意味著能折騰,有想法,弄不好也就會犯錯誤。
他就是這個樣子。
筆者最反感的是在臺上的時候就是各種好,不行了就給一棍子打倒。
一棍子打倒不是事實的全部,更有問題不好回答。
就比如說如果他一開始就是不好的,為啥要提拔,又是誰提拔的。
又如果一開始是好的,是啥讓他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
回答了這兩個問題,事情也就解決了大半。
要知道,組織從來都是以治病救人為目的的。
必須要承認他做出過成績,組織上給過待遇,犯了錯誤,也要接受懲罰。
這才是一個成熟理性的社會應該有的樣子。
他是聰明人,如果不是的話也不會到現在的位置。
問題是一個聰明人伸手前為啥就沒有評估一下風險呢。
平時買個土豆茄子都要看下,到了人生大事上卻撞起了大運。
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犯了糊涂,是的,哪怕是再怎么聰明的也會犯糊涂。
二是覺得足夠聰明,做了也不會被發現。
這就是一種僥幸心理了。
這種心態是要不得的,要知道,現在的大數據已經足夠智能,就不要有這種想法了。
可能是他并不了解這些,如果知道的話,事情也許會是另一個樣子。
對于他個人來說,無疑收獲了人生的慘敗。
可以預見的是,大墻里還要一段時間,出來也已經老了,人生翻身已不可能。
在悔恨中煎熬的日子才是最難過的。
成長歷練二十年,干工作幾十年,大墻里再十幾二十年,這就是他人生的全部。
查從來都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警示后來者,別伸手,伸手就是這個樣子。
沒有人愿意成為別人的反面教材,更沒人想毀掉美好的生活,他就是這樣做了。
別人晚年是兒孫繞膝,他的晚年是大墻鐵窗。
藥早就有了,不要猶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