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陜西頻道
王麗
眼下,正是給蘋果套袋的時候。一場大雨初晴,將果園洗得翠綠翠綠的。蘋果樹已經掛果,長勢喜人。果園里正忙碌著一群“娘子軍”,她們年齡大多在45-60歲,均來自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她們個個手腳麻利,撥葉子、找果子、套袋子,動作行云流水。有人哼著歌兒,有人說著笑。“隊長”林秋芳則是粗算著姐妹們最近的收入,“這1500畝干完,還要去延長縣,再干1000畝,這一個月,平均每人能拿7000多塊錢!”
聽著她算的這筆賬,大家伙兒干勁更足了!
女子果園服務隊正在給蘋果套袋子。人民網 王麗攝
今年55歲的林秋芳是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秋林蘋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多年前,她只是一個“圍著鍋臺轉”的傳統農村婦女,僅靠幾畝薄田維持生計。看到家鄉發展蘋果種植產業,跟上政府號召的人都賺了錢,她才深知農業科技能讓土地釋放更大潛力。
從此,林秋芳四處奔波參加農業培訓,又在自家幾畝地種上蘋果,將所學知識逐一實踐應用,從土壤改良到病蟲害防治,從果樹修剪到品種優化,每一個環節她都精心鉆研。2006年,林秋芳成了農校同期學員里的“優秀畢業生”,不僅自家蘋果在她的精心打理下品質好、產量高,賣了好價錢,她的果園管理技術也成為鄰里鄉親都想來學的本事。看到當時的農村閑散女性勞動力充足,她索性成立了一支女子果園服務隊。學中干,干中學,林秋芳一邊以“勞務輸出”的形式帶著大家在周邊果園打零工,一邊耐心地教“實戰”技術。
“能學本事,還能賺錢”,越來越多的姐妹加入,很快就突破了100人。林秋芳深知大家學習技術的熱情,為此,她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白水試驗站專家親自指導。學員們個個都不怕苦、不嫌累,最終都成了嫁接好手。
“現在已經是178人的隊伍了,每人每年通過嫁接、套袋、修剪等果園管理技術,可以增收4-5萬元。”林秋芳說,而她自家的蘋果也從起初的幾畝,發展到了200畝。
因為果園管理技術專業,“勞務輸出”也“打”出了市場。
“延長縣有1000多畝果園還讓我們托管著,還有山西、河南等地。”林秋芳介紹,大家邊干邊學,現在的果園管理業務已經從蘋果園,發展到櫻桃、桃子等果園。“很多訂單都是干一次,就連續簽7、8年合同,大家信任我們的技術。”
如今,她們承擔托管服務的果園面積達到6萬余畝,每畝為農戶增收2000多元。178人中有60多人成了新型“職業農民”。走山西、去甘肅、到山東、赴河南……哪里有果園,她們就去哪里。
白水蘋果專業合作社果園。受訪者供圖
好技術帶來好形勢,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白水蘋果專業合作社建立起來了,林秋芳任理事長。目前,合作社通過建立完善培訓體系,已累計培育果業人才1.2萬人次。
一把修樹剪、一瓶水、一個餅、一包創可貼,是這群果園“娘子軍”的標配。她們還帶著音箱進果園,“姐妹們每2小時休息20分鐘,放放音樂跳跳舞。”林秋芳說罷,已到了今天“套袋子”工作的休息時間,音樂響起,姐妹們就地跳起健美操。
如今,音樂一到果園,鄉親們就知道,“娘子軍”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