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科技公司,戴森始終秉持發明家精神,致力于通過科技創新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切實問題。進入中國市場十余年來,其多款科技創新產品收獲本土消費者喜愛的同時,戴森也積極踐行本土承諾,通過戴森設計大獎和一系列面向中小學生的工程教育項目,激發各年齡段“未來發明家”們的創造力與潛能,為助力本土科創教育探索更多形式與可能。
今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戴森發布了針對中小學生的全新工程教育系列課程——《頭發中的科學》,通過一系列科普實驗展現頭發科學背后的原理,培養青少年群體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與此同時,戴森設計大獎工程創新工作坊近日也走進國內多所高等院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由戴森工程師團隊以及戴森設計大獎往屆獲獎選手為相關專業的同學們帶來圍繞工程創新而展開的一系列議題分享。
戴森設計大獎工程創新工作坊
戴森創新開設頭發科學課程,助力培養青少年科學探索精神
戴森作為美發科技創新的領軍者,深耕頭發科學領域已有多年,從頭發的物理本質出發,經過不斷研究和實驗,顛覆了傳統的烘干觀念和熱塑性的概念,找到了既能減少熱損傷又能快速干發和精準造型的創新方法。戴森全新開發的《頭發中的科學》系列課程也將回歸頭發的本質,通過科學實驗為青少年解開頭發背后相關的科學原理。該課程分為《認識我的頭發》線上課程系列和《我為你設計:?場關于“美”的科學挑戰》線下工作坊兩個課程形式,在內容上涵蓋從頭發的結構,到它在不同環境中所呈現的多種狀態等方面的跨學科知識,鼓勵青少年們從多種角度探索頭發的奧秘,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我為你設計:?場關于“美”的科學挑戰》線下工作坊
在上海科技節期間,《頭發中的科學》課程在上海市普陀區戴森創想實驗室首次與大家見面。在科學知識講解和動手實驗環節外,此次課程還特設有親子合作設計環節——同學們需要運用在課程上掌握的科學原理,結合幾何與物理邏輯進行方案構思,借助紙張、假發和頭模等工具來設計符合家人個性和喜好的頭發造型方案。這一兼具趣味性與實踐性的互動環節鼓勵同學們快速將科學原理付諸實踐,并體驗通過科技創新改變生活的種種可能。
同學們從多種角度探索頭發的奧秘
目前,戴森工程師團隊已專門為不同年齡段的中小學生開發了五套工程和科學課程,通過創新、有趣、互動的形式,激發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截至2024年12月,戴森工程教育項目已觸達中國大陸的所有省份,共計165個城市,惠及來自2,000所學校的510萬名中小學生和學齡前兒童。
戴森設計大獎招募進行中,工程創新工作坊走入各地高校
在將一系列工程教育課程帶給本土中小學學生的同時,今年的戴森設計大獎也已于3月12日正式開啟作品征集。作為一項國際性的設計與工程賽事,戴森設計大獎面向工程設計等相關專業的在校生和新近畢業生,旨在嘉獎、鼓勵和啟發新一代的工程師。自2016年進入中國以來,大獎已激勵超過2萬名中國大學生為全球性難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收到超過3000份學生作品。迄今為止,在全球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歷屆獲獎者正投身于商業化他們的設計作品,引領行業變革,推動社會向美好未來邁進。
為鼓勵并驅動更多本土工程創新人才的發展,并為之提供資源扶持,戴森設計大獎已陸續走進上海、武漢、杭州等全國多個城市,通過線上分享會及高校線下工程創新工作坊活動與相關專業的同學們見面。包括戴森硬件工程師團隊負責人胡宏飛在內的多位戴森工程師,以及2022年戴森設計大獎國際二十強CareRare團隊負責人院旺博士等往屆獲獎選手作為分享嘉賓,從各自領域專業角度出發,與同學們分享他們的創新經歷,以及他們基于多年實踐經驗下對于科技創新的理解與思考。同時,通過工作坊的互動形式,以實際案例激發同學們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潛能,進一步思考如何將社會視角和人文關懷融入自己的工程設計作品中。
戴森設計大獎工程創新工作坊
今年戴森設計大獎的作品征集將于7月16日截止,此后,由行業專家及戴森代表組成的專業評審團隊將遴選出獲獎作品,并于9月10日公布名單。隨后,國際前20強將于10月15日決出,而國際冠軍將于11月5日揭曉。參賽者可登錄戴森設計大獎官網了解相關賽事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