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陽 來源 | 頂尖廣告
那一天的憂郁,憂郁起來
那一天的寂寞,寂寞起來。
如果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想問問我——“為什么你能發語音?”,那么恭喜你,你獲得了5G沖浪網速認證。
這不是什么青春疼痛文學,也不是非主流文藝復興,更不是無厘頭玩抽象,而是正兒八經的品牌廣告曲歌詞。
最近,優酸乳嚼檸檬新品上線,營銷也做得蠻好的。
比如蔣奇明化身“蔣奇檸”檸檬精,李川 x 錘娜麗莎組cp的創意廣告讓人眼前一亮,也打開了嚼檸檬的知名度。
圖源:@優酸乳
直到優酸乳與時代少年團合作的嚼檸檬主題曲中文版《Lemon》問世,局面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視頻里,時代少年團化身“上班”團,以工作花絮的形式,呈現了幾位成員一起帶來夏日專屬檸檬旋律的歡樂moment。
廣告創意中規中規,最大的看點就是改編的歌曲本身。
圖源:@優酸乳
這個隨意的歌詞,讓人眼前一黑又一黑。
副歌第一句,就用上了出人意料的頂真手法,仿佛在做一套排比句專項訓練題。
不計較邏輯,不在意語病,甭管三七二十一,好像整上對比就能拿分似的。
還有對旋律和節奏的調音需求,讓人幻視甲方五彩斑斕的黑。
“前奏弱一點,想要夏日檸檬酸澀又回甘的感覺”
圖源:@優酸乳
“間奏要檸檬帶皮整榨的破碎感”。。。。。。
圖源:@優酸乳
神奇的是工作人員還真一聽就get到,不開玩笑是真的很期待“brief溝通課”開班。
少年們對這首歌更是給出了高度的評價,有奇妙的層次感,以后一喝嚼檸檬腦海就自動播放。
優酸乳也很滿意,首頁置頂視頻,看得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藝術里了。
不過網友們一聽大事不妙,天塌了。
“給我一輩子都寫不出這種文案”,原來大家和作詞人的距離,只差了一個隨意。
Lemon一出,全網嫌棄的跳樓機一夜之間扭轉風評了,如聽仙樂耳暫明。
最高興的應該是張靚穎,終于可以卸下華語樂壇黃了的重擔,臣妾此身從此分明了。
由于這奇妙的排比組合太百搭,網友們創作欲大爆發,靈感就像夏天的暴雨攔不住一點。
不限圈子,不挑話題,大家都能在這里集合報道。
那個被遺忘的男人,通通都想起來了。
連時團粉絲都看不下去,“這波是被資本做局了”。
既然打不過那就加入,不錯過任何一個讓大眾認識哥哥名字的機會。
你別說還挺管用,很多人已經能把他們七個人的名字按順序背出來了,怎么不算是逆風局上分呢?
我悟了,人這一生拼的就是心態兩個字。。。。。。
能把廣告曲做成這樣,優酸乳真的太抽象了。
如果只是無厘頭玩梗還好,但更多網友在意的是,這首歌的改編完全不顧原作的死活。
要知道,米津玄師在創作《Lemon》時,正處于祖父去世后的悲傷期,傾注了思考“生與死的意義”以及“如何與逝者共存”的人生感悟。
而歌曲中,檸檬的酸澀象征著失去至親的悲痛,其清新的香氣又代表回憶的溫暖,是一首哀而不傷的抒情作品。
這首歌還被日劇《非自然死亡》選作主題曲,檸檬易腐的特質,呼應了電視劇探討的生命脆弱無常的話題。
但到了優酸乳這里,原作的背景不帶看的,原曲的曲風不帶聽的,抓取到了“檸檬”關鍵詞就瘋狂代入夏日氛圍感公式。
作為廣告曲,你說它不重視嘛,花了重金買版權。
說它重視嘛,歌詞隨意得像玩freestyle。
圖源:@優酸乳
只有一個解釋行得通,品牌瞄準的是傳播聲量,奔著為新品最大化制造話題度去的。
而事實證明,現在不僅激起了聲量水花,兩句歌詞更化身全網爆梗,讓人一下子記住了嚼檸檬的核心賣點,也不失為一次成功的音樂營銷。
之所以大家這么揣測,也是因為近幾年來的音樂營銷,都把“洗腦”當成了重頭戲。
蜜雪冰城的一句“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路過的行人只要聽上一遍就會唱,旋律刻進腦海,比任何廣告都好使,堪稱教科書級別的營銷。
即使雪王擴大商業版圖,也不忘帶著主題曲出海,推出了多國語言版本,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被這首歌曲洗腦,真正做到了“同一個世界,同一首歌”。
上一次這么大規模傳播的,要數屈臣氏為蒸餾水打造的廣告曲《熱愛105°的你》了。
這首歌2019年推出時毫無水花,在兩年后突然爆火全網,收獲35億的播放量,猝不及防到讓屈臣氏連夜找回賬號密碼追自己的熱點。
圖源:@屈臣氏蒸餾水
歌詞“熱愛105°C的你,滴滴清純的蒸餾水”聽起來很甜,但它描述的是——
屈臣氏蒸餾水采用105°C專業蒸餾熟水制法,歷經過濾、蒸餾、冷凝、灌裝,關鍵環節要求精準控制105°C。
遲來的爆火,也讓屈臣氏吃了一波營銷紅利,增強了產品的知名度。
圖源:抖音
為了適應大眾碎片化媒介習慣,廣告歌被要求快速抓耳、循環洗腦,把音樂性拋在了身后。
俗話說物極必反,過度的洗腦也會引起大眾的反感,記是記住了,不過是純恨的那種。
名創優品品牌主題曲,改編經典兒歌《唐老伯有個小農場》,門店全天候循環播放,不僅消費者受不了,店員更是耳朵起繭+精神崩潰,堪比噪音污染。
以至于名創優品的任意評論區下,都變成了網友的“意見箱”,不得不減少播放頻次,挽救品牌口碑。
在清一色的魔性洗腦廣告曲攻勢下,網友們不禁發出一個疑問:
現在為什么沒有好聽的廣告曲了?
千禧年代華語樂壇神仙打架,就連廣告曲也是精品水準。
周杰倫為動感地帶創作的《我的地盤》,唱遍大街小巷,為中國移動注入了新鮮、獨特的年輕活力;
步步高音樂手機《我在某一個角落患過傷風》的廣告配樂,配上宋慧喬的神顏,成了多少人對“都市女性”、“文藝青年”的初印象,直接在行業內帶火“音樂手機”新定位;
蒙牛酸酸乳×張含韻演繹的《酸酸甜甜就是我》,直戳青春期懵懂心思,創造了產品超20億的銷量神話。
還有娃哈哈和王力宏的強強聯合、中國移動 x SHE《ling ling ling》、統一冰紅茶 x 孫燕姿的《年輕無極限》等等......
經典多到可以再單開一個版面介紹的程度。
可如今的廣告曲市場,像極了一個急功近利的“旋律工廠”,抓取關鍵詞、套用洗腦模板、用流量明星背書。
唯獨忘了音樂最動人的力量,以及品牌與消費者之間,那層本該用真誠與審美搭建的情感橋梁。
當廣告歌成為一種盛大的懷舊,我們失去的或許不止是旋律。
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更多有趣話題 ,盡在【頂尖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