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豆飲 :一碗傳承百年的健脾祛濕方
開篇:藏在豆香里的養(yǎng)生密碼
最近小區(qū)遛娃時總聽寶媽們念叨:"孩子挑食不長肉""夜里翻騰睡不香""便便總粘馬桶"。這些煩惱我家娃也經歷過,直到發(fā)現(xiàn)老一輩傳下來的三豆飲,才明白《黃帝內經》說的"五谷為養(yǎng)"有多重要。
這三種普通豆子組成的湯水,看似平平無奇,實則藏著健脾祛濕的黃金配比。白扁豆被明代《本草綱目》稱為"脾之谷",赤小豆在《神農本草經》里記載能"利水消腫",黃豆更是被譽為"地里長出的肉"。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證實,它們富含的植物蛋白、B族維生素和鉀元素,既能增強脾胃運化力,又能調節(jié)體內水液平衡。
手把手教你熬制黃金三豆飲
食材準備(2-3人份)
? 白扁豆:18-20顆(選炒制過的,藥房有售)
? 赤小豆:25-28顆(細長身型,別買成圓滾滾的紅豆)
? 黃豆:35-40顆(帶皮!提前冷水泡發(fā))
?? 重點提醒:豆子要提前4小時浸泡,特別是黃豆會漲大2倍
五步成湯法
1?? 控火焯水:泡好的豆子加800ml清水(約4碗),大火煮沸立即撇去浮沫
2?? 文火慢煨:轉小火開蓋煮,放根木筷防溢鍋,保持微微沸騰狀態(tài)
3?? 觀察蛻變:35分鐘時赤小豆率先"開花",45分鐘黃豆起沙
4?? 收汁關鍵:待湯汁變成淺琥珀色,用勺背能掛住湯液即刻關火
5?? 濾湯技巧:用竹篩過濾更醇凈,豆渣別扔!留著煮粥超營養(yǎng)
有以下情況的人群適合,孩子改善的效果更明顯:
1.舌苔白厚像涂了層奶油
2.便便黏馬桶沖不干凈
3.睡覺盜汗、磨牙說夢話
4.反復積食、動不動就喊累
5.個子比同齡人矮半頭
品鑒門道與文化傳承
這碗湯喝著有股淡淡的板栗香,放涼后口感更清潤。老一輩常說"夏喝三豆湯,冬病夏來防",每年入伏前鄰里都會互贈豆子。有意思的是,福建客家人還會往里加兩片陳皮,廣東媽媽們喜歡兌點炒米水,不同地域喝法藏著養(yǎng)生智慧。
初次嘗試可能會覺得豆腥味重,教您個小妙招:煮湯時加顆蜜棗,既能中和味道又不破壞功效。存放也有講究,玻璃罐冷藏最多3天,喝前記得隔水加熱。
關注不迷路!如果今天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點關注,點個贊,這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后續(xù)小雪兒還會給大家分享更多做菜訣竅、養(yǎng)生技巧,最后感謝大家的觀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