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中心醫院是如何做到的?
6個多小時攻克
4例“心難題”
5月18日,星期日。當許多人還在悠閑地享受周末時光時,湘潭市中心醫院心導管室卻是一派“火力全開”的忙碌景象。
這里,兩間手術室同時開臺,心血管內科、麻醉科、超聲科等科室配合默契,各司其職。4臺手術從術前準備到全部結束,總共花費6個多小時。
湘潭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黃浩波介紹,這4臺手術,均是代表行業先進水準的心臟介入手術,其中兩項技術填補全市空白。
6個多小時攻克4例“心難題”
PART 01
不開胸,七旬老人的心臟也能成功換“門”
76歲的周奶奶,因為反復胸悶和氣促,讓她身體和精神備受折磨。完善相關檢查后,醫生判斷,這是由于心臟主動脈瓣嚴重狹窄且關閉不全,引起的重度心衰。
醫生介紹,如果把心臟比作一個房子,里面共有4個房間,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主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動脈瓣,就是進出這4個房間的“門”,以保證血液分別單向流動。
主動脈瓣,則是血從心臟流出來的“大門”,每一滴血都要經它流到全身。主動脈瓣嚴重狹窄且關閉不全,意味著這扇“門”不僅窄,而且還“關不緊”。這樣一來,一部分本應該運輸出去的血,積壓在左心室,心臟自然超負荷。
過去,這樣的問題一般通過開胸解決——把這扇“門”取下來,再裝上一扇“新門”。
湘潭首例植入ScienCrown經導管植入式主動脈瓣膜的心臟介入手術
然而,周奶奶年紀偏大,傳統手術可能吃不消。湘潭市中心醫院組織多學科會診后,決定采用微創方式。醫生根據患者血管及瓣膜解剖特點,選擇我國自主研發的自膨式短瓣架新產品——ScienCrown經導管植入式主動脈瓣膜系統。
5月18日,在各相關科室密切配合下,醫生通過介入手術,為周奶奶精準植入這款人工主動脈瓣膜。
此時,老人的血管和瓣膜鈣化已十分嚴重,如同一塊塊“絆腳石”,稍有不當就容易劃破血管,導致致命損傷。幸運的是,通過醫生精心“雕刻”,手術圓滿成功。這是湘潭首例植入ScienCrown經導管植入式主動脈瓣膜的心臟介入手術。
6個多小時攻克4例“心難題”
PART 02
偏頭痛竟因心臟“有洞”,國產新技術來止痛
今年43歲的劉女士是一名外地人。她經常偏頭痛很厲害,輾轉多地求醫,效果都不明顯。在朋友推薦下,她慕名來到湘潭市中心醫院。
通過心臟彩超檢查,醫生發現,原來是“卵圓孔未閉”在作怪。簡單來說,就是左心房與右心房之間存在一個小孔。
醫生表示,這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異常疾病。這個本應在嬰兒期閉合的心臟“小洞”,因為沒有閉合,容易導致原位血栓或靜脈系統里的微小血栓,通過這個通道直接進入腦循環,引發偏頭痛,甚至還有腦卒中風險。
經過充分討論和準備,醫生決定采用生物可降解卵圓孔封堵術,來堵住這個“心洞”。
湘潭首例采用Memosorb封堵器治療卵圓孔未閉的心臟介入手術
通過股靜脈穿刺,使用一根特有導絲,找到患者卵圓孔裂隙,建立介入通路,在超聲引導下,順利將這款Memosorb可降解生物封堵器,植入劉女士心臟內。
這臺介入手術全程操作不到1小時,患者次日就可下床活動,頭痛明顯減少。“湘潭市中心醫院名不虛傳,技術很贊!”出院時,劉女士感嘆道。
醫生介紹,封堵心臟“小洞”的技術,其實并不新鮮。然而,過去采用的多是金屬材質封堵器,不容易分解。此次應用的國產生物可降解封堵器,在完成心臟缺損修補后,可在一年左右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基本沒有金屬殘留,最終僅保留自體組織,完成永久修復。
據悉,這是湘潭首例采用Memosorb封堵器治療卵圓孔未閉的心臟介入手術。
6個多小時攻克4例“心難題”
PART 03
在心尖上裝個“夾子”,拯救關不住的“心門”
“原來一動就累,現在好多了?!?月26日,70歲的盧奶奶高興地告訴記者。
盧奶奶5月18日在湘潭市中心醫院接受了“經導管二尖瓣鉗夾術”。醫生解釋,這是由于老人的心臟二尖瓣脫垂導致嚴重關閉不全,猶如一扇門的門板與門框之間的“合頁”松了,要用一個夾子將其夾緊。
經導管二尖瓣鉗夾術
二尖瓣鉗夾術,是在二尖瓣雙孔成形法上,演變而來的一種微創二尖瓣修復手術。這個技術不需體外循環和心臟停跳,也不需切開心臟,只需植入一個“小夾子”,就可修復心臟“問題閥門”。
手術中,在心臟超聲引導下,醫生通過導管,精準定位患者病變的二尖瓣,然后釋放特制的二尖瓣夾合器,像“訂書機”一樣將瓣膜夾住,從而減少血液反流。盧奶奶在術后第二天就能下地活動,多年頑疾得到明顯控制。
可以想象,要在如此復雜且精細的心臟結構中“穿針引線”、精準修復,無疑是一項巨大挑戰,不容有絲毫差池,對手術者經驗和器械操作精度要求極高。
可喜的是,湘潭市中心醫院已成功開展過多例“經導管二尖瓣鉗夾術”,進一步推動結構性心臟病治療從“開胸時代”邁向“微創介入時代”。
6個多小時攻克4例“心難題”
PART 04
為心臟換瓣,讓多病共存患者重獲生機
當天的第4例心臟介入手術,是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記者了解到,這是湘潭市中心醫院十分成熟的技術。
然而,醫護人員面臨的難題是:患者謝爺爺已有83歲高齡,還患有重癥肌無力、冠心病等多種疾病,麻醉和手術風險極高。此前,老人就因多病共存,經歷過多輪搶救。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
越是艱險越向前!手術前,醫生縝密研判,制定詳細方案;手術中,醫護人員一絲不茍,通過介入導管技術,將人工主動脈瓣膜送至患者主動脈根部并釋放固定,替代其病變主動脈瓣功能。
術后,老人恢復得很好,胸悶氣促癥狀明顯改善,家屬對湘潭市中心醫院的技術與服務贊不絕口。對于像謝爺爺這樣的危重患者,這種無需開胸的介入療法,正給其帶來重獲新生的希望。
6個多小時攻克4例“心難題”
如今,湘潭市中心醫院心臟介入診療技術在我省享有較高聲譽,是國家級冠脈和心律失常介入診療培訓基地。心血管內科入選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也是湘潭地區首個綜合醫院西醫類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湘潭市中心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心血管內科學科帶頭人吳名星表示,將繼續深耕心臟疾病診治,推動“大病不出市”目標落地落實,為健康湖南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歡迎轉發點贊
文字 |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婷
編輯 | 楊霜
審核 | 彭秋香
預約電話:58214922 危重癥轉診電話:582141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