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計劃,北京時間2025年5月28日07:30(美國中部夏令時27日18:30),在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南部沿海博卡奇卡的星艦基地OLP-1發射工位,“星艦”/“超級重型”(S35/B14)運載火箭將執行第9次亞軌道試飛。
全球最大的火箭模塊將首度實現重復使用
“星艦”/“超級重型”或“星艦”系統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傾力打造的重型全低溫液體運載火箭,采用兩級串聯構型,主動力使用液氧/甲烷雙低溫推進劑,為完全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星艦”系統箭體大部分采用不銹鋼,可實現建造成本的大幅降低。
V1版“星艦”系統高121米,直徑約9米,起飛質量約為5000噸,在不回收狀態下近地軌道(LEO)運力200噸。“星艦”系統是世界迄今起飛質量最大、高度最高、近地運力最強的運載火箭。
“超級重型”B14
“星艦”系統一級名為“超級重型”(Super Heavy),本次任務使用V1版“超級重型”,高71米,直徑9米,配備33臺海平面版“猛禽2”(Raptor 2 Sea-Level)液氧甲烷發動機,采用效率最高的全流量分級燃燒循環,具備多次點火能力,單臺海平面推力約230噸(2250千牛)。“超級重型”配備4個不銹鋼柵格舵,用于控制姿態,采用返場回收,通過發射塔機械臂合抱回收。按照設計,“超級重型”將具備高頻發射能力,兩次發射之間做簡單維護即可。
“超級重型”B14
本次任務“星艦”系統將使用復用一級B14,該一級此前執行了“星艦”系統第7飛,并成功返回發射場,由發射塔架機械臂合抱回收。相較于B14的回收狀態,復飛狀態一些部組件已經被更換,包括4臺主發動機,但大部分還是上一發次飛行過的硬件。
“星艦”系統一級“超級重型”干質量達到約300噸,是世界迄今質量和體積最大的火箭模塊,其一旦成功復用無疑將是“星艦”系統研制的重要進展。
試飛頻率進一步提升
本次試飛是2025年“星艦”系統第3次試飛,也將是5個月之內的第3次試飛,今年以來“星艦”試飛頻率已大幅提升。自2023年4月20日進行首次試飛以來,“星艦”系統共進行了8次亞軌道試飛,其中2023年2次,2024年4次。本次試飛任務中,“星艦”/“超級重型”將進行此前遺留的任務目標,并挑戰新的任務目標。
不同于之前的4次試飛,太空探索公司不會試圖在星艦基地的發射塔上捕獲一級“超級重型”。相反,一級將在分離后測試新的飛行剖面,包括控制它如何翻轉以定位自身進行返回點火(boostback burn),并在下降時使用更大的攻角,這兩者都是為了減少回收一級所需的推進劑。太空探索公司還將測試替代的發動機著陸剖面。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星艦基地發射基礎設施的安全性,一級將在前往海上著陸點的軌道上進行這些試驗,計劃在星艦基地海岸附近的墨西哥灣上進行“硬濺落”(“hard splashdown”)。
“星艦”S35
“星艦”系統二級將嘗試許多與之前飛行計劃相同但由于失敗而無法進行的試驗,包括在太空中重新啟動“猛禽”發動機,部署8個下一代“星鏈”衛星的質量模擬器,以及測試再入技術。
作為世界航天史上的一型開創性運載火箭,“星艦”系統完全可重復使用、全不銹鋼箭體、全液氧甲烷推進劑、高頻發射能力無不引領行業的發展,成敗皆有所益,所以備受行業矚目。而一旦該箭研發取得成功并實現計劃的應用,將幫助人類實現大規模進出太空,地月經濟圈將具備實現基礎,月球乃至火星將成為人類旅游目的地。
作者:木蘭星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