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題有點難。
選擇了一種投資理念,就需要承擔它潛在的風險。
在拼多多的案例上,這個教訓可以反復體會。
這次的業績后股價又是20%的震幅,具體來看業績細則:
1、收入不及預期,增速繼續降到了10%。我們假設國內電商GMV增速仍有20%,那么對應到廣告和交易傭金兩項收入上,交易傭金率環比繼續大幅降低,導致傭金收入的增速只有6%,這包括了國電電商的商家降傭金+TEMU全托管的降速,到底誰影響更多,不知道。其次是廣告收入,增速15%,全站推主導的這部分傭金率過去三個季度維持在4%左右,其實還不錯,這是國內電商的核心收入,或許TEMU的廣告收入在這個季度也開始貢獻了。
2、毛利率57.2%,環比四季度的56.8%有提升,算還行。
3、銷售費用是影響利潤的主要因素,yoy+42.7%,同比增加100億,環比增加20億,理論上一季度是淡季+TEMU減少投放,銷售費用應該會少。但按財報的數字推算,只能是國內電商補貼加大,業績預測的誤差,大部分都在這里。這部分公司有調節的能力,你要問下個季度多少,全看公司意愿了……公司怎么理解這個問題呢?CEO說:
我們將對商家的核心支持計劃視為長期投資。雖然它們在財務上被計為費用支出,但其回報在時間上存在滯后。這種費用確認與長期收益實現之間的時差將在一定時期內持續存在,并持續對我們的盈利能力造成壓力。
4、研發和管理費用基本穩定,沒什么好說的。
5、調整 OP margin 降到19.1%,環比降了6%,源于銷售費用率增加6%,其他基本穩定。如果同比去看,降了13.8%,其中銷售費用率減少8%,毛利率減少5%,所以看經營利潤同比降了36%,利潤額183億,比市場預期的少了90-100億,幅度很夸張。
6、這個季度的投資收益降到了2億,過去四個季度平均是50億。這個我們上次拆分過,拼多多投資收益的一大部分可能來自于美股的,一季度美股是跌的,這就能理解了。所以調整凈利潤169億,同比降了44.7%,幅度更夸張。
7、往后怎么看?電商補貼商家,降低takerate的影響還會持續兩個季度,二三季度的收入增速也不好看,利潤還會繼續下滑,要等到第四季度基數統一,增速才能正常點。而到了明年,收入、利潤都有機會回到正常的20%以上增長。
8、管理層發言?繼續我行我素,又回到了去年二三季度的狀態:我們要加大投入,考慮商家和消費者的利益,而非平臺的短期利益;短期,會對盈利能力造成壓力;但我們關注的是5年、10年,乃至更長期的內在價值,我們相信長期投資者也會與我們持有同樣的觀點。不持有同樣觀點的投資者,早就跑了。一季度大幅加倉的段永平,看來是長期投資者,其實不少知名基金都在一季度加倉了。至少拼多多這家公司,對所有投資人和散戶都是公平的……
9、投資各有門派、各有理念。現在拼多多這道題變成了:當前10000億人民幣市值,國內電商今年大約1000億凈利潤、GMV 兩位數的增長至少還能看2-3年,4000多億凈現金、大概率5年后公司賬上的現金超過現有市值,然后跨越2-3個季度的波動,長期去看拼多多這家公司,你要不要相信他的價值?
這道題,其實也挺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