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個消息來源報道,俄羅斯國防部和國有聯合飛機公司正在為 MiG-35 戰斗機計劃分配新的投資,自 2019 年以來,該計劃的未來似乎高度不確定。俄羅斯空天軍在 2019 年收到了 6 架 MiG-35 戰斗機,此前宣布的數十架飛機訂單未能實現。
該戰斗機是MiG-29 的緊密衍生產品,MiG-29是作為 Su-27 的輕型對應物開發的飛機,Su-27 于 1982 年首次加入蘇聯空軍,新飛機與 2015 年投入生產的高度現代化的 MiG-29M 設計密切相關。雖然俄羅斯國防部此前對 MiG-35 的興趣有限,但對 MiG-29M 沒有興趣,MiG-29M 專門用于出口,其中 60 架已出售給埃及和阿爾及利亞。
對這些輕型飛機缺乏興趣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它們被認為不如更大的 Su-27、Su-30、Su-34 和 Su-35 的衍生產品具有成本效益,后者攜帶的雷達是其兩倍多,戰斗半徑是兩倍多,同時能夠攜帶更多的指令。更遠距離和強大的雷達被認為對于戰斗機能夠在俄羅斯廣闊的領土上巡邏尤為重要。
有兩個主要因素影響了俄羅斯國防部為 MiG-35 計劃分配資金。首先是烏克蘭戰爭的爆發,導致與北約成員國的緊張關系加劇,這些國家將繼續大幅擴大在俄羅斯領土附近的軍事部署。
這導致俄羅斯擴大了其 Su-34、Su-35 和 Su-57 戰斗機的生產規模,作為增加作戰戰斗機中隊總數的努力的一部分。由于生產 MiG-29M 和 MiG-35 的索科爾飛機廠對俄羅斯的軍事能力貢獻不大,因此訂購 MiG-35 將使該國的現代戰斗機機隊更快地擴大,該工廠每年能夠生產 14 架戰斗機。下達更多訂單將為該計劃提供動力,特別是如果戰斗機也更積極地部署在烏克蘭戰區并展示其戰斗能力,這反過來又可以促進更大的外國利益和更大的出口訂單。
俄羅斯空天軍 MiG-35 配備 6 枚 R-73/74 視程空對空導彈
MiG-35 計劃的另一個因素是俄羅斯與朝鮮日益增長的戰略伙伴關系,朝鮮是該戰斗機的重要潛在客戶。由于預計中國不愿意違反聯合國對其較小鄰國的武器禁運,俄羅斯實際上壟斷了可能向該國出口的戰斗機,這使莫斯科在銷售 MiG-35 方面處于有利地位。
與 MiG-29M 一樣,MiG-35 的維護需求和運營成本明顯低于蘇聯時代的 MiG-29,但其維護基礎設施和培訓要求具有顯著的共同性。這可能使該戰斗機成為韓國人民軍航空隊現代化的最佳選擇,該機隊有能力吸收數百架新戰斗機,但更現實的是可以購買幾十架。
盡管預計朝鮮將對俄羅斯的 Su-57 第五代戰斗機表現出更多興趣,但隨著美國、日本和韓國在該國附近部署了越來越多的第五代戰斗機,MiG-35 可能會被大量采購,并且可能會更快地上市。
在朝鮮之外,MiG-35 也有可能提供給俄羅斯的鄰國白俄羅斯,該國難以負擔更重型的戰斗機,但隨著其老化的蘇聯制造的 MiG-29 超過其最長使用壽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采購壓力。
MiG-35 有可能銷售給其他客戶,例如印度,印度面臨著來自鄰國巴基斯坦先進殲-10C 戰斗機的日益嚴峻的挑戰,以及蘇丹和也門等新興戰略合作伙伴,這些合作伙伴之前采購了 MiG-29。將新一代 AESA 雷達、空對空導彈、巡航導彈和頭盔式瞄準系統集成到戰斗機上,其中許多使用了為新型Su-57M1 戰斗機開發的技術,可以進一步增加其對國內使用和出口的吸引力。
盡管 MiG-35 計劃長期暫停,但戰時環境和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趨勢有可能恢復該計劃。自 2020 年滿足阿爾及利亞的 MiG-29M 訂單以來,俄羅斯的先進中量級戰斗機生產線一直處于停運狀態,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看到比過去五年更多的活動。盡管預計 MiG-35 的生產仍將遠低于中國 J-10C 等競爭對手的項目,但該計劃的生產運行有可能遠遠超過之前在索科爾制造的 MiG-29M 和 MiG-29K 噴氣式飛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