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報導:廣新控股集團通過系統化推進 ESG 治理,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度融入企業戰略與運營,為高質量發展構建了堅實基礎。
環境治理:綠色轉型與技術創新雙輪驅動
清潔能源規模化應用
集團以分布式光伏為核心,在辦公樓、廠房等區域建設近 70 兆瓦裝機規模,2024 年發電量超 6000 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 5 萬噸。同時,鼓勵生產型企業開展綠色認證,目前擁有 4 個綠色設計產品、7 款碳標簽認證產品,其中金萬達公司 “WPD-1 膜” 成為首款獲得粵港碳標簽互認的產品,顯著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產業全鏈條低碳升級
制定 “雙碳”“1+1+N” 規劃,推動紡織、鋁業、食品等重點行業節能改造。例如,廣青科技實現工業廢水 “零排放”,興發鋁業完成廢水鋁渣綜合利用,佛塑科技優化有機廢氣治理,近三年累計投入節能環保資金超 10 億元。旗下紡織股份提出 “304050” 碳中和目標,通過組建供應鏈碳減排聯盟,制定行業首個《評價標準》和《實施指南》,推動全產業鏈低碳轉型。
循環經濟模式探索
國義招標建立電子招標投標碳普惠體系,通過 “國 e 平臺” 實現招標流程數字化,年減少碳排放可抵減 “碳足跡”,相關技術被納入廣東省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示范案例。
社會責任:產業賦能與鄉村振興協同推進
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落地
依托蠶桑、絲綢產業優勢,推動珠三角香云紗產業向粵東西北轉移,每年發種量占全省 90%,覆蓋 80% 桑園面積,帶動西江流域近 40 萬蠶農增收。在陽春市合水鎮打造 “種桑 - 養蠶 - 深加工” 閉環產業鏈,新增就業崗位近 200 個,并配套建設生態公園,改善當地人居環境。
鄉村振興精準發力
實施 “百千萬工程”,通過產業投資帶動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發展。例如,在紫金縣和陽春市籌建生態廣場,為鄉村注入綠色發展動能;利用生豬養殖、食品加工等業務優勢,打造百億級綠色食品產業鏈,構建農業產業生態圈。
員工與社區關懷體系完善
建立 “五化” 風控內控管理體系,通過戰略化頂層設計、體系化組織架構等提升經營精細化水平,確保員工權益與安全生產。同時,通過數字化平臺如 “靈犀 AI 營銷平臺”“供應鏈服務一站式平臺” 等提升員工技能,賦能業務創新。
治理優化:數字化與合規化深度融合
戰略管控體系升級
構建 “6S 戰略管理平臺”,實現戰略規劃、執行、監控的閉環管理,確保集團戰略穿透式落地。通過財務共享系統、智慧監督平臺等數字化工具,推動業財融合與跨部門協同,2024 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強度達 3.39%,同比提升 1.41 個百分點。
風險防控機制創新
打造 “五化” 風控內控體系,聚焦核心業務與關鍵環節,強化合規管理。例如,通過 “一體化” 綜合監督平臺實現數據共享,打破信息孤島,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2023 年主要制造業企業環保投入 8.41 億元,安全生產水平顯著提升。
國際化治理能力提升
跨國企業海外營收占比達 38.8%,通過印尼廣青鎳業等海外項目布局,將 ESG 標準融入全球供應鏈管理。興發鋁業 “燈塔工廠” 項目實現生產成套率 85%、制造成本下降 12%,成為行業治理標桿。
ESG 治理成效與行業標桿價值
廣新控股集團憑借上述舉措,連續兩年入選《財富》中國 ESG 影響力榜單,位列廣東國企前三。其 ESG 實踐不僅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 ——2023 年首登《財富》世界 500 強,更通過綠色認證、產業鏈協同、數字化轉型等創新模式,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企業提供了可復制的 ESG 治理范本。未來,集團將繼續以 “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 為目標,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持續引領變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