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海南頻道
人民網屯昌5月27日電 5月26至27日,以“山水執筆 畫里屯昌”為主題的全國媒體看屯昌采風活動分赴屯昌湖羊養殖基地、南熙咖啡產業園等點位,用筆和鏡頭記錄當地發展特色產業振興鄉村蹚出的新路子。
與常見的海南黑山羊不一樣,在屯昌縣坡心鎮高朗村一養殖基地里,一只只毛發雪白的“綿羊”正在大口啃食秸稈草料等。
憨態可掬的湖羊。主辦方供圖
“它叫湖羊,早些年在我國內蒙古等北方地區養殖,如今早已適應了南方水土,是南方唯一的綿羊品種。”技術員楊帆介紹,湖羊是我國一級保護畜禽品種,為白色羔皮品種,肉質鮮美,且繁殖能力較強。
5年前,屯昌縣引進海南澳笠農牧有限公司,在高朗村建成全省首個湖羊規范化養殖基地,如今,存欄量已從最初的500多只增至6000多只。
“羊倌”在給湖羊“做飯”。主辦方供圖
羊群快速擴大,源于既有好食料,又配了好“羊倌”。該基地利用“熱研4號”王草等優良熱帶牧草,通過加工搭配精粗料、青干草并開發湖羊微生態發酵飼料等,通過調節湖羊腸道菌群平衡,增強免疫力。據介紹,在發育階段,每只湖羊每月可增重7.5公斤左右,一般養足8個月才出欄,成年羊重達50公斤,主要銷往省內市場。
去年以來,海南大學食品科研團隊與屯昌合作開展“澳湖一代”“杜湖一代”品種及純種湖羊的雙羔基因選育、肉質改良等。在今年公布的國家級科技小院名單中,這一湖羊養殖基地上榜,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肉羊實驗基地在屯昌掛牌,也為這一產業新添了“科技范”。
海南澳笠農牧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湖羊養殖情況。主辦方供圖
“得益于屯昌產業資金幫扶,今年繼續擴建完善羊舍及配套設施,預計今年底存欄量將達1.5萬只。”該公司總經理李開嶸介紹,擴產后將帶動更多農戶通過種植牧草、加工食料等實現穩定增收。
從豆子到杯子,這是發展咖啡一二三產業的常規之路,但屯昌在培育發展“一鎮一品”南熙咖啡過程中,摸索走出了一條以二、三產“反哺”一產的新路子。
利用閑置校舍建起的咖啡加工廠。主辦方供圖
在西昌鎮仁教村南熙咖啡體驗店,經手磨、沖泡,咖啡的濃香味隨著熱氣縈繞。“目前已推出盒裝、袋裝及掛耳式咖啡等,縣內體驗門店已增至3家。” 西昌鎮鎮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地多為丘陵地帶,多年來,大多農戶利用閑置地零散種植羅布斯塔咖啡植株,咖啡豆品質頗受市場好評,但產業并不成氣候。
咖啡師制作手沖咖啡。主辦方供圖
3年前,屯昌統籌產業幫扶資金,以“鎮屬國企+咖啡私企+村集體+農戶”的方式,盤活仁教村閑置校舍改造為咖啡加工廠,并啟動運營文體公園、楓木木色湖、仁教村展銷門店,占地數十畝的咖啡休閑農莊也將于近期竣工投用。
媒體記者品嘗咖啡。主辦方供圖
“以二、三產實實在在的效益,激發當地農戶發展壯大一產種植的積極性。” 仁教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文安介紹,如今,南熙咖啡種植、加工、展銷等環節可為當地群眾提供多個就業崗位,并為村集體每年帶來數十萬元的產業分紅,推動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李學山、林小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