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成為規則制定者,是大多數人一生的宿命;
但不要淪為循規蹈矩的牛馬人設,是人們務實的追求。
先從我自己剛工作時候的一個例子說起。
職場人職業裝可能是必修課,入職某個公司崗位,自然有前輩或者行政的人給你提要求、給你講搭配。比如領帶就困擾我許久,什么顏色襯衣、西裝配什么顏色的領帶,關鍵是還有領帶紋理、出席場合兩個變數。
我不是沒有審美的人,但年輕的我總會陷入矛盾:公司要求似乎很合理,著裝提示也很專業,但太過細致和復雜,以至于很難穩定掌握一種參考標準。總有人給你說淺黃色、淺灰色的領帶這個條紋不適合這件襯衣,而某些角色在大佬扎紅色領帶時,又要避免領帶撞衫……
一開始我沒有意識到這種規則,是為了讓牛馬陷入混亂失調、而自我懷疑,進而容易被領導的一種規訓方式;就跟某些領域對公文字體、排版規則、繁文縟節、工作方式屎上雕花般的執著一個道理,對事無用,但形成人的門檻卡口。這就使得平庸的人可以憑借無用的經驗,壓制后來者,或者對規則不熟悉的人,起碼可以掩蓋平庸。
相比較而言,搭配領帶起碼有一定用處,而有些體系的規則的推崇是里面這幫人什么都不會造成的。弱者以來規則獲得身份和成就感,只不過碰巧我們的社會發展階段還處于初級,普通人的上線是穩定,按說這種應該是下限,到時候大多數人就不推崇那些玩意兒了,社會就進步了。
尤其是當我發現,若在某個場合,是有人會突破這種規則束縛的,甚至其他人會主動為他的行為、選擇尋找合理性。還是說領帶,我發現當大股東、領導的領導的領導,也扎了一條搭配著不咋地的領帶的時候,眾人卻用欣賞的眼光看著他們,若能抓住機會夸一下這條領帶真有品味,那甚至是我領導的榮幸。
我那時候開始意識到,你怎樣不重要,你在什么位置上很重要,我承認年輕的我思考還不完善,多少陷入了這種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陋規中。就像我發現很多人說什么不重要,你不在能左右這件事的角色和實力中,沒人在乎你的觀點,你的觀點偶爾能說出來只不過是體現更高階的人的兼聽則明、禮賢下士,還是一種背景板。
我慶幸的是,極為自我的性格保護了我,不真的把哪些人的規則奉為圭臬,我看過太多身邊同齡人,他們之所以在中年之前就不再成長,就是因為這種自我設限,然后參與其中成為雕花匠人的一部分,每天以聞屎為樂,并推崇這種非凡身份帶來的自我約束。
而我的選擇是,qtmd,為了不被這幫弱人所裹挾,我最好成為他們的領導,羊駝啊,我這個人的性格就是,這屋里若只有一個凌駕于規則的人,那就得是我,哪怕我初出茅廬我肯定要成為那個角色,否則我就避開這個環境,我不想成為他人的背景和規訓對象。
熟悉我的人知道,我總體上還算是個讀書人性格,對做事的熱情遠高于地位,而且我很煩那些應酬,但因為總是在重復上述循環,用世俗的評價標準,我被迫“成長的比較快”,直至后來我又意識到,為了某些方面省事,我給自己找了很大的麻煩。
無論你走到什么環境,總有些處境下是你必須要妥協和處于次要地位的,但是我們有機會盡可能減少這種情況;要么你選擇跳出這種環境,要么你盡可能成為主導——最最起碼的,你不要被這種環境規訓,規訓眾人,令他們如符號般存在,是為了降低管理成本,而不是為了服務牛馬。
我是八零后,我們這代人開始獨生子女大潮成為主流,我小的時候,社會上以為我們這代人會有真的自我和個性,獨立抉擇和擔當。但是恕我直言,我身邊的絕大多數獨生子女,除了虛無的脾氣,并沒有獨立的思考和真正的個性,他們甚至比上一代人更支持那些無謂的規則,并迫切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多年以后有一次,我就不扎領帶,在一個沒人會審視我的場合;我聽到旁邊人笑盈盈的夸著氣質搭配,我循聲望去,期待在眾人中能找到某個困惑、甚至帶著不屑眼光的年輕人。
一如當年的自己。
聯絡鹽哥:saltsolution
升級版鹽選私享圈會員上線,ios系統支付方案可以聯系程序內客服助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