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貨船排隊通過山東省東平縣八里灣船閘。新華社記者 滕軍偉 攝
新華社濟南5月28日電(記者滕軍偉)初夏的東平湖畔碧波蕩漾,山東省東平縣東平港的老湖作業區內一片繁忙,港口作業人員正在對數千噸尿素進行吊裝作業。這批化肥將在這里從陸運轉為水運,發往江蘇、安徽等地。
作為京杭運河通航段最北端港口,東平港地理位置重要。“從東平港南下,可經徐州、揚州直抵長江。魯西南的礦建材料、鋼鐵、糧食‘借水行舟’,運輸半徑從300公里擴展到1000公里。”東平港運營部經理解洪海指著調度屏上的航線圖說。
東平因水而生,境內的東平湖是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泊,被譽為“運河之心”的戴村壩作為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東平縣志》中記載:“在昔運河暢通,漕運興旺之時……白日帆檣林立,夜晚桅燈高掛。”
但隨著黃河改道、河道淤積,東平漕運自1902年起停擺。2021年,隨著八里灣船閘竣工,東平港試通航,千噸級貨輪再度鳴笛啟程,終結了東平縣上百年“有湖無航運”的困局。
據統計,水路的運輸成本是公路運輸成本的七分之一,是鐵路運輸成本的四分之一,非常適合大宗商品的運輸。東平縣港航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健介紹,從山西運來的煤炭,通過水運分撥到山東及京杭大運河沿線省份,最快1天就可送到用戶手中。
2024年底,京杭運河東平段由三級河道提升為二級河道,航道底寬達60米,水深4.2米,單船荷載量從1000噸提高到2000噸,打破了通航瓶頸,航道通航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
“航道升級后,一艘船的運力可抵60輛貨車,運費直降三成。”山東潤銀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東算了一筆賬,公司年產尿素約300萬噸,如果20%的產量通過水路運輸,每年可節省運費2000多萬元。
4月24日,貨船在山東能源集團兗礦泰安港碼頭裝載貨物。新華社記者 滕軍偉 攝
近年來,東平港還大力推進智慧化建設,布局建設數智運行系統和港口岸電系統,有效提升運行效率,減少環境污染,推動航運綠色轉型。在山東能源集團兗礦泰安港公鐵水聯運物流園,通過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船舶平均在港停靠時間減少10%,裝卸效率提高30%;在老湖作業區,由國網泰安供電公司建設的港口岸電系統通過岸上電力供應靠港船舶,替代船舶輔機燃油發電,有效減少船舶輔機燃油發電造成的污染物排放,每年可減少燃油消耗約700噸。
從史籍記載的帆影幢幢到兩千噸貨輪的汽笛悠長,東平港再現當年“黃金水道”的繁忙景象。今年前4個月,東平港的進港量已超過160萬噸,吞吐量超過320萬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