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小米YU7在戰略新品發布會上正式亮相,中文名“御7”,寓意“御風(參數丨圖片)而行”,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個“Y”字,擺明了是沖著特斯拉Model Y來的。
小米的設計團隊似乎深諳“高級感”的密碼。YU7的造型沒有延續SU7的轎跑線條,而是用上了更兇悍的寬體設計,輪轂更大,車身多了10處貫穿式風道,主打色“寶石綠”是一種高飽和度的漆面,通常只在超跑上常見,陽光下車身線條的光影流動感極強。
有趣的是,YU7的門把手從SU7的半隱藏式換成了全隱藏式,引發了一波“退步”的爭議。但雷軍現場演示了它的“電動內翻”機制,靠近自動彈出,關門自動收回,比傳統隱藏式更智能。這或許是為了風阻系數,但也暴露了小米的野心:性能優先,細節摳到極致。
來到車內,最吸睛的莫過于前擋風玻璃下的“小米天際屏”,一塊長條狀投影屏,功能類似HUD,但用的是幕布投影而非玻璃反射,理論上強光下更清晰。它能分三區顯示導航、車速、音樂等信息,算是把手機廠商的“多任務分屏”思維移植到了車上。
另一個亮點是主駕零重力座椅。通常這項配置只會出現在副駕或MPV上,但YU7讓駕駛員也能“躺平”。雷軍的解釋很實在:“開車累了直接休息,不用換座位?!迸浜蟂U7上廣受好評的25揚聲器音響和杜比全景聲,YU7的座艙更像一個移動的“沉浸式客廳”。
YU7提供三種動力配置:標準版(后驅)、Pro版(四驅)和MAX版(高性能四驅)。MAX版搭載雙電機,最大馬力690匹,零百加速3.23秒,儼然一副“賽道級SUV”的架勢。
但真正讓Model Y壓力山大的,是續航。標準版YU7用96.3度電池跑出835公里CLTC續航,作為對比,Model Y長續航版78.4度電池跑688公里,電耗約11.4度,但YU7車身更大、電池更重,能實現接近的能耗,800V碳化硅平臺功不可沒。MAX版則用101.7度三元鋰電池,支持5.2C超快充,15分鐘補能620公里。
硬件上,YU7用上了英偉達Thor芯片(算力700TOPS),比SU7的Orin更猛,感知硬件多了1顆4D毫米波雷達,攝像頭做了防眩光處理。雷軍特意強調:“4D毫米波雷達在雨雪天更可靠?!憋@然,小米不想再被吐槽“純視覺方案不靠譜”。
發布會最大的懸念是價格。雷軍只丟下一句“19.9萬不可能”,既否定了低價傳言,又吊足了胃口。參考SU7的定價策略,YU7很可能瞄準25-35萬區間。更耐人尋味的是,小米這次連“小定”都沒開放,只賣車模。
至于能否把Model Y拉下神壇,關鍵還得看7月正式上市后的定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當小米把“性價比”三個字玩到極致時,沒有哪個對手敢掉以輕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