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B
“不要再找我了,她就是病死都和我沒關系!”
都說血濃于水,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只是為了陪她到老。
然而,北京大學的博士王永強,赴美工作20年不管父母死活。
王永強在美國有好工作,年薪幾十萬美金,就是不愿意看望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母親。
他告訴記者,就是死在美國他也不愿意回去看她。
網友紛紛斥責他“白眼狼不孝子”,王永強竟沒有一點悔過之心。
隨著真相被揭開,看似鐵石心腸的他有著無盡的辛酸與無奈。
王永強到底經歷了什么?為何連母親的最后一面都不愿意見?
病危母親找兒子
“兒子,媽太想你了是媽錯了,我不該問你要錢,求你回家看看我!”
2019年,在江蘇常州某醫院的病床上,77歲的郭巧娣已經躺床上好幾周了。
她的身邊放著一個氧氣瓶,不時地為她提供氧氣。
醫生告訴她的家人,郭巧娣因為腎病嚴重,已經進入生命的最后時刻。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郭巧娣始終有個心結,希望在閉眼之前見到家中最小的兒子——王永強。
郭巧娣的丈夫和弟弟為了完成這個心愿,就開始托人打聽小兒子的下落。
一傳十,十傳百,他們尋子的消息被電視臺知道了。
當記者見到病床上的郭巧娣時,氣息微弱,靠著氧氣維持生命。
病情越來越嚴重,七十多歲的郭巧娣已經發不出聲音了。
她的丈夫告訴記者,小兒子叫王永強,是北京大學的博士,畢業出國20年,沒有任何消息。
出國前王永強的舅舅去過北京找過他,到現在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在場的人看到這樣的場景,無不感動。
網友也和電視臺一起聯手,尋找王永強。
為了能多搜集王永強的信息,記者開始向鄰居了解王永強的事。
寒門貴子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人不能喂太飽,“狗”不能對太好。
僅憑別人的一面之詞,就著急下定論是不可取的。
1969年,王永強出生在江蘇常州新華村一個貧困的家庭里。
他上面有個姐姐和哥哥,作為家中的最小,不出意外的話十分受寵。
但在這個家庭里,王永強沒有那么幸運。
他的哥哥身患殘疾,需要靠別人照顧,這讓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為了節省醫藥費,姐姐早早就不上學了。
家里的幾畝薄田,正好顧著全家人的口糧。
王永強的姐姐成人后,就外出打工補貼家用。
這個時候,照顧殘疾哥哥的任務就放在了王永強的身上。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王永強也不例外,除了照顧哥哥,還熱愛學習。
在父母眼里,讀書等于浪費錢,還不如回家干活。
王永強保證,自己有能力的時候,掙錢補貼家人。
父親在同村人的幫助下,賣老鼠藥供王永強讀書。
農村的孩子,只有學習才能改變命運。
王永強是學習的好苗子,次次考試都能拿年級第一。
隨著王永強拿回家的獎狀越來越多,他的父母反而更不開心。
學習越好,代表著還要讀書,也就意味著一直拿學費。
所有的問題都在王永強考上重點高中暴露出來。
父母希望他和姐姐一樣,打工掙錢照顧殘疾的大哥。
為了能繼續上學,王永強告訴父母自己打工兼職賺取學費。
上課的時間上課,下課幫助餐廳洗碗,換口飯吃。
一邊打工,一邊學習,王永強的學習沒有落下,后來他考上了蘇州大學。
本該是一件高興的事,王永強的父母為了“逼”他干活,差點撕毀了他的錄取通知書。
他告訴父母,上大學有獎學金和貧困補助,不需要花家里的錢。
有了這樣的保證,王永強開啟了大學生活。
本科結束后王永強保送讀碩士,由于成績優秀,還獲得去北京大學讀博士的名額。
王永強滿心歡喜自己能擺脫命運,卻沒想到,真正的苦難剛剛開始。
以至于王永強后來做出“拋棄父母”的決定。
拒絕相認吸血鬼父母
最開始的時候,王永強還能體會父母的不易。
除了自己的吃飯錢,王永強自己留一部分把多余的錢寄給家里。
父母認為他能賺錢了,就逼他往家里寄錢。
只要寄晚了,還要鬧得學校,罵他不管父母死活。
無奈之下,王永強把獎學金都給了父母。
王永強在北京讀書期間,認識了一位教授的女兒,兩個人決定結婚。
但是王永強的父母堅決反對這件事,擔心他“無了媳婦忘了娘”。
直到王永強保證結婚后繼續給家里生活費,父母才善罷甘休。
除了生活費,王永強的父母有著更大的盤算。
他們變本加厲問王永強要錢,只要不給就打電話到妻子的單位鬧事。
甚至在家收取七大姑八大姨的“紅包”,逼著王永強為他們的孩子安排工作。
1999年4月,王永強和妻子一起前往日本工作,一年能賺到十幾萬。
父母害怕失去這棵“搖錢樹”,就逼著王永強帶著殘疾哥哥一起去。
最后還是妻子拿錢給了王永強的父母,才能出國。
國外的日子并不好過,長期的勞累,王永強病倒了。
父母從來沒有關心過他,只是一味要錢,最后看病的錢也是同事借的。
王永強的妻子忍無可忍,提出了離婚。
自己美滿的婚姻在父母的不斷索取下,宣告破滅。
心如死灰的王永強,最后一次給家里報了平安,再也沒打過電話。
他悄悄回國注銷了身份,帶著僅剩的錢前往美國。
此后的20年里,王永強再也沒有聯系過父母。
直到郭巧娣病重,尋子的視頻發到了網上,才找到了他。
網友提供消息,美國亞特蘭大有位技術人員和王永強很像。
根據網友提供的電話,王永強的舅舅開始撥打他的電話。
但是王永強的電話始終是未接聽的狀態。
直到派出所的工作人員稱自己的親戚在美國和王永強認識。
后來王永強通過這位親戚傳達了自己的決定。
他希望家里人不要再通過媒體找他了,他拒絕回去。
郭巧娣最后也沒有見到王永強含恨而終。
網友開始對王永強口誅筆伐,罵他“忘恩負義,不孝子”。
直到王永強的哥哥告訴大家,弟弟之所以這樣做,是被逼無奈,他實在是太難了。
這件事,有人罵他,有人同情他。
不僅母親可憐,王永強也是可憐人,因為他沒有享受過父母的愛。
如今這件事已經過去了5年,王永強還待在美國,不愿回到老家。
結語:養育,不是無盡頭的索取,而是互相滋養對方。
父母和孩子之間應該互相理解支持,愛是雙向奔赴,彼此付出的一場修行。
任何時候我們不能僅憑一面之詞指責一個人,希望這件事能讓大家珍惜親情。
大家怎么看待王永強的做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參考信息:人民日報——2019年12月3日——失聯20年被找到卻不肯聯系家人,只愿親情悲劇少些
北晚在線——2019年12月3日——失聯20年北大博士后被找到,卻拒絕相認,家人:失望至極!
文匯網——2019年12月2日——王永強,你在哪?北大博士后出國后失聯20年,母親病危盼見最后一面,當事人最新回應:清官難斷家務事!
新晚報——2019年12月2日——賣老鼠藥供出的博士后,出國20年無音訊,病危母親想見見他
北晚在線——2019年12月3日——失聯20年北大博士后被找到,卻稱別再找了?網友:不了解不評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