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與機遇并存
作者 | 勝馬財經 馬成
編輯 | 歐陽文
曾沉寂一時、陷入低谷的妙可藍多,業績似乎有了回暖的趨勢。
3月24日,妙可藍多發布2024年業績報告,其中營業總收入為48.44億元,同比下滑8.99%,而歸母凈利潤卻大幅反彈,2024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1.14億元,同比激增89.16%。值得一提的是,在隨后發布的2025年一季報中,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26%;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14.88%。
作為國內新消費行業現象級的存在。“奶酪就選,妙可藍多”的洗腦魔音一度伴隨著分眾廣告攻城略地,與此同時,是妙可藍多不斷膨脹的奶酪王國。2019年至2022年,妙可藍多創造了爆發式增長的神話。不過,進入2023年之后,妙可藍多陷入失速,公司面臨多方面下滑趨勢。而經歷了兩年的蟄伏,妙可藍多要迎來二次騰飛了嗎?
業績復蘇苗頭初現
對于妙可藍多創始人、CEO柴琇來說,2023年并不算如意。
經歷了2022年的高光之后,2023年妙可藍多迎來業績大變臉。這一年,妙可藍多歸母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56.35%。與此同時,二級市場的投資人也選擇用腳投票。2024 年4月,妙可藍多股價從昔日的最高點84.50 元/股,一路下探至11.63元/股。
面對驟降的業績、和跌跌不休的股價,妙可藍多創始人、CEO柴琇也曾坦言:“(2023年)財務報表不好,我也很難過。我也在反思??”不過,隨著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的發布,妙可藍多似乎正在走出低谷。
根據財報顯示,2024年,妙可藍多營業總收入為48.44億元,同比下滑8.99%,而歸母凈利潤卻大幅反彈,2024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1.14億元,同比激增89.16%。此外,今年一季度,妙可藍多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26%;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14.88%。
妙可藍多在財報中解釋稱,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主要原因是:優化產品結構,奶酪收入增加致整體毛利率上升;積極施行降本增效措施,廣告促銷費減少;收到的政府補助和投資收益增加等。
而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妙可藍多公司費用收縮明顯,其中2024年公司銷售費用減少0.97億元,同比下降9.49%,研發費用也同比縮減10.25%,另外,一季度也有類似舉措。
不可否認的是,降本增效是推動妙可藍多利潤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這并不妨礙資本市場對于妙可藍多重拾熱情, 2024年報發布后,妙可藍多股價快速上漲,近日股價已上探至30元附近。
在此背景下,妙可藍多提出了一個野心勃勃的增長計劃,今年3月,妙可藍多推出員工股權和期權激勵計劃,妙可藍多設定了嚴格的業績考核目標。根據公司1月26日披露的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在9000萬至1.3億元之間。以中位值1.1億元計算,若能達成激勵計劃設定的目標,公司2024-2027年歸母凈利潤的年均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60%。雖然距離曾經的輝煌仍有距離,但似乎妙可藍多的增長勢頭有了重現苗頭。
“定位”理論的成與敗
作為廣告業的鼻祖,特勞特的定位理論一度被從業者奉為圭臬,并在相當長時間里,成為新消費品牌創始人的圣經。無獨有偶,妙可藍多創始人、CEO柴琇便是定位理論的信徒之一。
今日的奶酪龍頭妙可藍多,此前還只是一家蜷縮于吉林當地的區域企業,而且主營業務也是液態奶,即使業務做到了吉林本省第一,但蒙牛、伊利這樣的全國性品牌,依然是妙可藍多難以逾越的高山。
于是,深諳定位理論的柴琇便開始帶領妙可藍多切換賽道,尋找“水草豐茂之地”,在對奶粉、酸奶、冰激凌、煉乳、羊奶、水牛奶等進行充分調研后,最終選擇了奶酪賽道。而選擇奶酪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基于對于定位理論的充分實踐。
彼時,奶酪對于中國還是新鮮事物,雖然在新世紀初期,安佳、樂芝牛等國外品牌陸續進入中國市場,奶酪生產企業的著力點,還只是麥當勞、必勝客等餐飲企業,而在之后的2004年,百吉福創新性地推出奶酪棒產品,但在此后十余年發展時間里,奶酪在中國始終未達到普及階段。
而這樣一個競爭較小、巨頭又尚未注視到的賽道,成為了妙可藍多起飛的原點。2018年,妙可藍多推出第一代奶酪棒,一開始便通過聯名營銷和廣泛渠道鋪設成為現象級單品。在2019年前后,一首由《兩只老虎》改編而來的妙可藍多廣告,開始占領分眾的屏幕,并伴隨著魔性洗腦的聲音,響徹大江南北。此后,妙可藍多更是成為分眾和央視的常客。憑借著高舉高打的營銷策略,妙可藍多一度成為兒童奶酪的代名詞。
激進的營銷策略,成為妙可藍多業績起飛的助推器。2021年,妙可藍多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4.78億元,同比增長57.31%,從曾經默默無聞的區域性企業,一舉問鼎國內奶酪行業第一名。這樣的結果似乎也印證了柴琇此前的構想:“做第一,可以讓消費者一想到奶酪,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我們的品牌妙可藍多;做第一有產品定價權;做第一可以產生馬太效應,強者愈強。”
不過,漫天的廣告也為妙可藍多招致了諸多質疑。在 2021 年財報發布后,關于“9億投廣告,0.4億投研發”的質疑,也成為輿論關注妙可藍多的焦點。但這樣“重營銷、輕研發”的策略,讓一眾新消費品牌嘗到了快速起勢的甜頭,但也為其在之后陷入失速埋下了伏筆,妙可藍多同樣也難逃類似的宿命。
2023年,國內宏觀經濟環境疲軟,國內消費需求呈現弱復蘇態勢,出生率下降等因素影響了乳制品總體需求,這對以兒童為主要消費群體的奶酪棒產品銷售產生了直接影響。與此同時,與奶酪生產相關的原材料價格攀升,疊加匯率波動帶來的不利因素,使得妙可藍多奶酪業務的毛利率同比下滑,凈利潤也大幅度減少。
2023年妙可藍多實現的營業收入出現增長放緩;而歸母凈利潤則同比大幅下降56.35%。曾經風光無兩的奶酪帝國,逐漸產生松動。其創始人也直言,“過去兩年,妙可藍多的發展遇到了挑戰”。
單點爆破迎全方位考驗
妙可藍多的成長軌跡,是中國新消費行業潮起與潮落的一個縮影。曾經的完美日記、奈雪的茶、藍月亮等等,都經歷了快速起勢,然后又一蹶不振的過程。對于妙可藍多來說,曾經依靠精準的定位、大手筆的營銷策略,率先吃到了奶酪行業的紅利,并成為其快速崛起的秘訣。
而當下,曾經的先發優勢不再,且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不斷出現,如何擺脫增長乏力,是妙可藍多接下來將要面臨的關鍵難題。這也意味著,在新消費狂飆突進的時代,妙可藍多憑借營銷進行單點突破的策略已然失效,而未來則是品牌、產品、供應鏈的全方位考驗。
創始人柴琇也意識到了當下的問題,并提出了解題思路,并宣布了妙可藍多未來3年的3大戰役——奶酪棒增長之戰:通過創新產品、豐富消費場景、強化雙品牌策略及拓寬渠道,實現持續增長;成人奶酪破圈之戰,線上線下同步發力,推動成人奶酪市場的深度拓展;B端市場突圍之戰,聚焦大客戶開發,優化供應鏈體系,使B端業務成為新的營收與利潤支柱。
但不得不說,這些方面都充滿了挑戰。例如,奶酪棒作為妙可藍多的核心單品,但隨著消費市場萎縮以及兒童零食賽道增速放緩,這些都已是不爭事實,此外還要面臨通過低價策略蠶食市場的競品。另外,成人市場方面,中國消費者對奶酪的認知仍局限于兒童零食,其所提出的"奶酪進中餐"戰略需突破傳統飲食文化壁壘,即使可行,也需要完成對于消費者心智的長期教育,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所謂的B端突圍之戰,看起來較為可行,但仍面臨挑戰。一方面,B端業務毛利率遠低于C端奶酪產品(如即食營養系列毛利率近50%)。而且在餐飲行業降本增效背景下,客戶對價格敏感度提升。另外,國際乳企依托規模化供應鏈也將進一步擠壓利潤空間。因此,妙可藍多若無法通過供應鏈優化實現成本壓縮,B端業務可能陷入“規模增長但利潤難增”的困境。
總之,復盤妙可藍多的成長軌跡,折射出中國新消費行業的典型路徑——從營銷驅動的單點爆破,到對綜合能力的全面考驗。未來妙可藍多面臨的是告別"大單品+流量"的1.0模式,將進入品牌價值沉淀、產品矩陣深化、供應鏈國產替代的三重考驗。
對于妙可藍多來說,能否邁過這一關,則成為了再續輝煌或者泯然眾人的分水嶺。
END
勝馬財經誠意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