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至24日,中國電影共同體美學研究院成立儀式暨“中國電影共同體美學的精神圖譜與未來想象”學術研討會在遼寧師范大學成功舉辦。中國電影共同體美學研究院由中國電影評論學會與遼寧師范大學合作共建,系國內首個聚焦“電影共同體美學”研究的科研平臺。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胡智鋒,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名譽會長章柏青、常務副會長張衛、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藝術研究所所長趙衛防、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李建強,以及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北京電影學院、四川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上海理工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等高校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會議開幕式由遼寧師范大學副校長石竹青主持。
遼寧師范大學校長羅文波代表主辦方致開幕辭。羅文波表示,中國電影共同體美學研究院的成立,恰與中國電影走過兩個甲子的時代相逢,這將注定成為遼寧師范大學在影視藝術領域探索前行的高光時刻,更是高校與行業組織協同創新、共塑電影美學未來的嶄新起點。研究院將以“共同體美學”研究為核心,在精神圖譜的梳理中尋找歷史根脈,在未來想象的建構中開辟美學新徑。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
饒曙光會長在致辭中對遼寧師范大學籌建共同體美學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希望在中國電影評論學會與遼寧師范大學共同合作下,研究院能夠出成果、出人才,成為中國電影產業的重要智庫,為電影發展提供理論參考和智力支持。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胡智鋒
胡智鋒教授在致辭中指出,中國電影共同體美學研究院的創建承載著多維度的時代使命:在文化層面,以理論創新回應中國式現代化對文化主體性的深層需求;在學術維度,著力構建植根中國影視實踐的自主理論體系;在產業領域,通過搭建理論評論與創作生產的互動平臺,推動行業話語體系更新與產業結構優化,最終形成學術研究與產業發展的良性生態。
揭牌儀式上,羅文波與饒曙光共同為中國電影共同體美學研究院揭牌,并為饒曙光頒發研究院名譽院長聘書,為石竹青頒發院長證書。部分參會專家分別受聘擔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產業評論專委會會長、中國電影共同體美學研究院執行院長和特聘研究員。
中國電影共同體美學研究院院長石竹青在發言中表示,研究院未來將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深化共同體美學理論研究,推動中國特色電影理論體系和學術平臺構建;二是推進人工智能等數字信息技術與電影創作融合,探索新技術語境下的影像話語創新;三是深入挖掘地方影視文化資源,促進電影藝術與區域文創產業協同發展。
揭牌儀式后,與會專家圍繞“中國電影共同體美學的精神圖譜與未來想象”展開學術研討。這場深度對話最終凝聚了三項共識,一是深耕共同體美學研究探索,深化中國特色電影理論體系構建,打造開放共享的學術資源寶庫;二是推動數字技術與電影藝術深度融合,將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引入電影創作與研究領域,探索新技術賦能下的產業升級與學術升維;三是深入挖掘整理本地影視文化資源,促進電影創作與區域文化創意產業攜手并進,書寫獨具魅力的影視文化篇章。
未來,研究院將圍繞隊伍建設、理論研究、產教融合、國際傳播四大方向發力,打造具有高知名度與影響力的研究團隊,探索構建中國特色電影美學理論范式,搭建校企協同創新平臺,以電影為載體促進文化傳播與文明互鑒。這一平臺的建立,將致力于為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引擎,亦為電影美學理論和產教融合等注入新動能。
【影視風向標】由資深媒體人、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新媒體文藝評論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理事胡建禮主編。涵蓋微信公眾號、人民號、微博、百家號、企鵝號、新浪、網易、搜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大魚號等自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