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紐波特,1982年出生。2004年畢業于達特茅斯學院,200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喬治城大學電腦科學系副教授,專精于分散式演算法。同時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撰寫科技與文化相關的文章。他也是《紐約客》、《紐約時報》和《連線》的定期撰稿人。
【正文】
在當下中國,家長們為孩子的教育可謂煞費苦心。從孩子牙牙學語起,就規劃各類早教課程;上學后,更是穿梭于各種輔導班之間。“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深入人心,驅使家長們不斷給孩子加碼,期望孩子通過不懈努力,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然而,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卡爾?紐波特在其著作《深度工作》中提出的觀點,或許能為中國家長們打開新的思路。
卡爾?紐波特指出,優秀學生學習時間更短。他在調研中發現,全國一些競爭激烈學校里的50名超高分研究生,往往比GPA等級低一檔的學生用在學習上的時間更少。就像公式“高質量工作產出 = 時間 X 專注度”所揭示的,這些優秀學生更懂得專注度在產出中的關鍵作用,他們能夠極度專注,從而大幅減少考試準備或撰寫論文所需的時間,同時保證成果質量。在中國,很多家長一味地讓孩子延長學習時間,從早到晚被學習任務填滿,課余時間也被各類輔導班占據。孩子看似忙碌,實則可能因為過度疲憊而無法保持高效專注。家長們不妨引導孩子學會專注,比如為孩子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規定在一定時間內全身心投入學習任務,逐漸提高孩子的專注能力,而非單純依靠延長學習時間來提升成績。
傳統觀念里,忙碌代表能力高,很多家長也將這種觀念傳遞給孩子,認為孩子越忙碌,參加的活動越多,學習的科目越多,就越優秀。但卡爾強調,這是工業化時代帶來的認知誤區。在知識經濟時代,明晰重要工作并專注于此才是關鍵。就如諾貝爾獎獲得者理查德?費曼,他堅決拒絕從事任何行政事務,因為他清楚這些瑣事會降低他的工作能力,影響他“真正做好物理工作”。在中國的教育環境中,家長們熱衷于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輔導班,周末和晚上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孩子在各種課程間奔波,卻可能并未真正在擅長或重要的領域深耕。家長們應該幫助孩子學會取舍,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對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是真正重要的,鼓勵孩子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深入鉆研,而不是盲目追求忙碌和全面。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吃苦耐勞被大力推崇,“圖安逸”往往被視為消極和懶惰的表現。但卡爾卻表示,要鼓勵大家圖安逸,因為適度的安逸能讓人有能量深度工作。《心理科學》研究發現,在自然中度過閑暇時光,可以提升個人工作時的注意力,而注意力資源是有限的。大腦在休息狀態下會進入“默認模式網絡”狀態,有助于對先前學習的內容進行整理和鞏固,提高注意力和學習效率,避免認知疲勞。中國的孩子們學業壓力巨大,每天背負著沉重的書包,大量的作業和頻繁的考試讓他們喘不過氣。家長們應該意識到,給孩子適當的閑暇時間,讓他們去親近自然、放松身心,反而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投入學習。比如周末帶孩子去郊外游玩,假期讓孩子參加一些輕松的戶外活動,而不是將孩子的休息時間也用學習任務填滿。
在人工智能時代,幫助孩子找到“最重要的事情”更顯關鍵。AI 能高效處理重復性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卻難以替代人類的批判性思維、創造力、情感共鳴與復雜問題解決能力。家長可以從三方面著手:一是鼓勵孩子探索“AI 不擅長的領域”,比如引導他們觀察生活中的社會問題、參與社區服務,在與人深度互動中培養同理心;支持孩子進行藝術創作、科學實驗等需要想象力的活動,讓獨特的個體體驗成為不可復制的優勢。二是幫助孩子錨定 “內在驅動力”,多問孩子“你對什么感到好奇”“做什么事時會忘記時間”,而非僅關注“什么技能賺錢”“什么專業熱門”。當孩子在興趣領域獲得成就感,自然會形成持續深耕的動力 —— 這正是 AI 無法模擬的 “心流狀態”。三是培養 “人機協作思維”,不排斥 AI 工具,而是教孩子利用 AI 處理基礎工作(如資料整理、公式計算),將節省的時間用于更核心的思考: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如何將 AI 生成的內容轉化為獨特觀點?讓孩子明白,未來的競爭不是人與 AI 的對抗,而是“善用 AI 的人”與“被 AI 替代的人”的差距。
此外,從培養孩子的自主性來說,中國家長可以借鑒麻省理工等國外頂尖學府注重實踐和自主探索的教育理念。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不要一味地灌輸知識,而是要引導孩子自主思考、自主探索。例如,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不要直接告訴他們答案,而是啟發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實驗等方式自己尋找答案。在生活中,也可以多給孩子一些自主選擇的權利,像讓孩子自主安排周末的學習和娛樂時間,決定參加哪些興趣活動等,培養孩子的自主決策能力。
麻省理工博士的這些觀點提醒中國家長,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要摒棄一些傳統的固有思維。努力并非不好,但要引導孩子聰明地努力、高效地努力。關注孩子的專注度培養,幫助孩子明晰重要事務,給予孩子適當的安逸時光,同時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 AI 時代的核心競爭力,讓孩子在輕松、自主、高效的環境中成長,這樣或許更能讓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優秀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