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退賽,這事說輕了是運動員常態,說重了是體育圈一場“拔蘿卜帶出泥的輿論大戲,比賽沒跳,場外的水花倒是濺得比泳池還大,她明明只是因為腳傷退賽,結果網上立刻炸鍋,有說她“擺爛的,有懷疑她“怕輸的,還有熱衷于“對噴人設的,甚至品牌方也都集體噤聲,只剩下萬家樂孤勇發了句“暫別是為了更耀眼的歸來,這氣氛,說實話,比賽場上都沒這么緊張
說全紅嬋“被神化不夸張,從東京奧運會那一跳起,媒體和網友就沒打算讓她平靜生活過,家里蓋房,馬上被說成“豪宅,父母低調怕說錯話,反倒被解讀為“避嫌,就連她家收到一輛普通紅色轎車都能登上熱搜,輿論的放大鏡下,運動員和家人幾乎無所遁形,這不,連宅基地的來歷都要村干部出面澄清——明明是村里獎勵,網上卻有人追著問“怎么突然就有宅基地,你說巧不巧,運動場上看天賦,鍵盤上拼的是想象力
其實,運動員受傷退賽并不稀奇,誰練體育沒點傷病,尤其跳水這種極限運動,青春期一來,發育、體重、傷病,哪個不是硬仗,全紅嬋這波是腳傷犯了,廣東隊和教練組都確認了,球迷、粉絲還是不信,甚至有陰謀論說是“炒作熱度,更有編故事的,說她捐了400萬給母校,體校出來打臉都沒用,謠言還是一波接一波,這時候就能看出來,造神和毀神其實就隔了一層薄紙
外人看得熱鬧,家人只能自保,家門口建房裝了鐵皮圍擋,避免每天幾十架無人機“圍觀,父母堅決不接受采訪,生怕一句話被剪成流量段子,網友一邊高喊“女神,一邊又指著她家說“你們是不是發了,有點像“你別太紅,但別不紅,這邏輯,真就無解
再說回賽場,這次退賽其實不是第一次輿論爆點,上次世界杯失金,很多人就開始質疑全紅嬋狀態,誰都知道跳水拼的是穩定性,可青春期的身體變化真不是靠“加練能扛過去的,張家齊就是例子,發育、傷病,直接讓她幾乎淡出國家隊,直到21歲才回歸,這種身體問題,場外觀眾根本感受不到,只記得曾經的“水花消失術,一旦沒跳好,質疑聲馬上蓋過掌聲
再看陳芋汐和掌敏潔,這次臨時搭檔能奪冠,說明中國跳水隊后繼有人,球迷當然高興,對全紅嬋來說,這既是壓力也是提醒,沒人會永遠替你“讓位,新人的上位其實也很正常,競技體育就是這么現實,成績好就全場點贊,失誤了就被群嘲,沒人會因為你曾經封神就自動原諒你的低谷期
但說到底,全紅嬋才17歲,人生和職業生涯都遠沒到終點,這次退賽算不算轉折點,沒人能下定論,但她的天賦和成績都擺在那里,身體能不能“扛住發育這關,教練組、家庭、甚至隊醫,其實都比網友更著急,外界只看結果,但運動員每天要面對的壓力和傷病,絕不是一句“加油能解決的
還有一點值得聊聊,這些年體育圈“飯圈化越來越明顯,動輒“對噴、拉踩、造謠、立人設,搞得運動員像在選秀綜藝,成績是流量,人設是護身符,一旦出事,反轉速度堪比世界杯VAR,這種氛圍,說實話,對年輕運動員真的不友好,尤其女運動員,既要完美,又不能太有錢、太出鏡,太低調也不行,太高調更不行,怎么做都有人挑毛病
回到全紅嬋身上,這次傷病退賽本該是件很普通的事,偏偏被輿論攪成一鍋粥,運動員不是神,跳水的難度和風險,只有圈內人最清楚,希望網友能多點理解,少點“點贊回懟,別把人推成“流量符號,也別因為一場退賽就全盤否定,畢竟,真正的體育精神是寬容和堅持,不是只看贏輸
最后,競技體育永遠是“人的故事,跳水的高度可以量,情緒和心態卻沒法標尺,誰能保證永遠不摔跟頭,誰又能說自己一定會東山再起,給全紅嬋點時間,別讓輿論成了她最大的對手,這才是懂球人的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