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記憶,叫作東郊記憶;有一種逆襲,叫作一座廢棄工廠的文藝逆襲,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成都最"硬核"的網紅文藝地標,成都東郊記憶,很多網友都說,一點也不遜色于重慶著名的鵝嶺二廠,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東郊記憶,這里曾經是轟鳴的國營紅光電子管廠,在全國的知名度是相當高的,當年有這么一種說法,北有首鋼,南有紅光,說的就是這座老廠,上世紀50年代,這里生產出中國第一支黑白顯像管,除了民用產品,還提供用于國防建設的軍用二極管呢!
走在園區內,隨處都可以看到這些銹跡斑斑的管道和閥門,甚至還有方面的老機床,它們可不是道具,而是貨真價實的當年的生產現場設備,當時工人們絕對想不到,有朝一日廠房里會飄著拿鐵香氣,車床旁擺著當代藝術展,而這里會變成一個潮人扎堆的藝術樂園。
可以說這是一場工業遺址的華麗轉身,曾經的老廠門和如今的藝術涂鴉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曾經的倉庫車間變成了現在的藝術展廳,網紅工業風的咖啡廳,推開一扇銹鐵門,一個隱藏的"車間酒吧"連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調酒師用的都是燒杯量筒,雞尾酒名字叫"淬火工藝""鋼水溫度",推薦嘗嘗他們的特色"工業復興",真的會冒煙哦!
走在中央大道上,像是走在一個時空交錯的魔幻街區,左手邊是保留完好的"蘇聯樓",這種鋸齒形屋頂是典型社會主義建筑風格,右手邊突然畫風突變——全玻璃幕墻的演藝中心正在上演先鋒話劇,這種混搭就像在火鍋里涮芝士,意外地很成都!
在這個魔幻的文藝街區中,最火爆的兩個打卡點,一個就是鐵軌廣場,一輛年代感十足的東方紅號火車頭,成了最受歡迎的打卡地標,像是一輛從過去開往未來的時光列車,它曾經運輸的是笨重機械,現在運載的是文藝青年的朋友圈點贊。
另外一個網紅打卡點也是那座紅色的成都墻,幾乎是所有人都會停下來拍照打卡的地方,當夕陽給紅磚墻鍍上金邊時,我總想起那位退休老工人說的話:"以前我們在這里制造國家需要的鋼鐵,現在年輕人在制造快樂,都是光榮的勞動!
整個街區很大,景點也很多,還有那個20米高的廢舊煙囪,被改造成了最賽博朋克的溫度計,晚上會變身巨型LED光柱,美輪美奐!
當你走得累了,這里還有非常著名的美食一條街自己文創集市讓你吃個痛快,各種各樣的美食和文創作品讓你目不暇接!
走在這樣的一個特色文藝街區里,你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尤其是來過重慶鵝嶺二廠的朋友們,也是一座民國時期的印鈔廠打造出來的文創街區,它們有太多的相同點,也有小小的不同點,你會由衷地感嘆,什么叫作梅蘭竹菊,各擅勝場了!
東郊記憶最動人的,不是工業風背景板,而是這種跨越時空的生命力,您說呢,朋友們?那么本期的話題來了,成都東郊記憶和重慶鵝嶺二廠,你更喜歡哪一個?評論區留言,別忘了點贊關注哦,帶你解鎖更多不尋常的旅行視角!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帶著瓶蓋兒去旅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