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 1114字
預計閱讀時間: 3分鐘
去年冬天,36歲的王女士(化名)感染甲流后,咳嗽數月未愈,有時干咳還伴有雜音。由于有長期的過敏史,王女士起初只是按經驗服用一些抗過敏和止咳化痰藥。
一天早上起床,王女士劇烈咳嗽后出現咯血癥狀,看到紙巾上鮮紅色的痰液,立即趕往醫院就診。CT結果顯示王女士兩肺多發結節,并出現縱隔淋巴結腫大。
醫生通過淋巴結穿刺,王女士最終被確診為肺腺癌,并伴有右鎖骨上淋巴結轉移。
“我從不抽煙,丈夫戒煙已經十多年了,為什么會得肺癌?”拿到病理報告后,王女士感到十分不解。
不解之余,王女士開始接受治療。由于腫瘤已發生轉移,在醫生的建議下,王女士做了肺癌二代測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基因檢測,以進一步明確治療方案。
NGS是一種高通量的基因測序手段,可以對幾十萬至幾百萬條DNA分子同時進行序列測定。通過與正常基因序列的比對,NGS能夠高效、準確地檢測出樣本中基因發生的改變,醫生可以根據這些變化來選擇更適合的治療(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
與傳統的基因檢測方法相比,NGS檢測能一次性檢測更多、更廣、更全的基因位點,是當下幫助腫瘤患者獲得精準診療的重要手段。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NGS檢測敏感性高達100%。
經過檢測,在王女士的基因序列中發現了被稱為“鉆石突變”的ALK基因變異(基因融合)。
據介紹,ALK基因變異(主要是基因融合)之所以得名“鉆石突變”,有兩個原因:
一是它在肺癌相關基因中變異概率較低。肺腺癌是我國肺癌最主要的類型,而在肺腺癌中僅有3%-7%的患者屬于ALK基因變異,類似于鉆石的稀少。
二是針對該變異的靶向治療效果顯著,生存期能有效延長。我國目前已經上市的ALK靶向藥可以有效的阻止ALK變異的癌細胞生長,真正地“餓死”癌細胞,這一點像鉆石一樣珍貴。
肺癌靶向藥有很多種,只有選對藥,才能發揮它的療效,就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基因檢測就是通過檢測技術,幫助找到基因突變靶點,明確相應的靶向治療方案。那患者什么時候可以做基因檢測呢?
基因檢測通常有三個關鍵時期——
01
初次確診時
通過基因檢測來尋找合適的靶向藥。目前國內外專家的共識是,在治療肺癌前,不管是鱗癌,還是腺癌,都建議做基因檢測,以指導臨床的精準治療。
02
靶向治療過程中
建議每2-3個月監測一次。如果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遠端轉移,要及時進行基因檢測,尋求新的治療方案,及早干預。
03
出現耐藥時
隨著治療的開展,腫瘤細胞也在不斷地進化,逐漸產生耐藥情況,會導致原有的靶向治療無效。通過再次做基因檢測,明確耐藥原因,并及時發現新的用藥靶點,可以指導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
來源:寧波市臨床病理診斷中心
告訴小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