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佛,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是佛教中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以慈悲濟世、療愈眾生疾苦著稱。其典故主要源于《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等經典,核心內容圍繞他的前世發愿、凈土世界及濟世精神展開。
一、前世發愿與成佛因緣
據《藥師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經》記載,藥師佛前世為梵士時,見世間濁亂、眾生疾苦,便發菩提心,立誓救度眾生。他與二子(后為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共同供養電光如來,被賜號 “醫王”,最終修成正果,成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其發愿的核心是 “除一切眾生病,令身心安樂”,并以十二大愿為眾生解除現世與來世的痛苦。
十二大愿:慈悲濟世的綱領
藥師佛的十二大愿涵蓋了眾生在物質、精神、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展現了他對眾生的深切關懷:
光明遍照:愿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世界,令眾生皆具莊嚴相。
琉璃身相:愿身如琉璃,內外明徹,破除眾生無明黑暗。
資具豐足:愿眾生受用無盡,遠離貧困匱乏。
導歸正道:愿行邪道者歸入菩提,聲聞乘者轉入大乘。
戒律清凈:愿持戒者不墮惡趣,犯戒者聞名得凈。
諸根具足:愿身心殘缺者得端正聰慧,無諸病苦。
眾病悉除:愿患病者聞其名號,身心安樂,眷屬資具豐足。
轉女成男:愿厭離女身者得男相,修證菩提。
解脫魔障:愿眾生脫離外道纏縛,安住正見。
牢獄解脫:愿受刑罰者聞名得脫憂苦。
飲食滿足:愿饑渴者得上妙飲食,后以法味安樂。
衣物莊嚴:愿貧無衣物者得妙衣,遠離寒熱逼惱
藥師佛信仰在漢傳、藏傳、日本等佛教體系中均有深遠影響。例如,藏傳佛教將藏醫藥創始人玉妥云丹貢布視為藥師佛化身,尊其為 “藥師佛第二”;日本奈良藥師寺因皇室祈愿而建,成為藥師信仰的重要道場。在中國,農歷九月三十的藥師佛圣誕日,信眾常舉行法會,誦經祈福以消災延壽。
藥師佛的典故不僅是佛教慈悲精神的體現,也反映了人類對健康、安樂的永恒追求。他的十二大愿至今仍給予眾生希望與慰藉,成為跨越時空的精神寄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