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的本質是向前看,右派的本質是向后看。
左派被認為是“進步的”,而右派被認為是“保守的”。保守派通常希望保留他們認為有價值的東西;進步派則希望改善他們認為不公正的東西。
“左”與“右”的核心區別源自1789年的三級會議,這場會議發生在法國大革命前夕。
陷入困境的國王路易十六召集了各個等級的三級會議,旨在討論改革方案,拯救搖搖欲墜的經濟和社會。
在三級會議中,掌權者(貴族和僧侶)坐在國王的右側,而改革派(資產階級、富裕的平民)則坐在國王的左側。
貴族和僧侶是保守派,只想改變法國生存所必需的東西,而資產階級則希望徹底改變法國。
這就是左右之分的本質,“右”意味著維持現狀。“左”意味著改變現狀。左翼更傾向于擺脫舊的政治和社會傳統與制度,專注于“進步”——因此被稱為進步主義。
但這些運動的焦點會隨著社會自身的演變而轉變。
例如,1848年之前,資本家是進步的左派(new money)——保守的右派則是貴族(“old money”),他們憎恨工業巨頭迅速積累財富,并要求獲得與統治階級同等的權力。
1848至1920年左右,資產階級通常比較安于現狀,被認為是中間派。后來,隨著現代民主、勞工運動興起,工業巨頭(大亨、巨頭等)紛紛成為右翼保守派,面對要求為受壓迫工人爭取權利的進步運動,他們決心維持現狀。
20世紀蘇聯和東歐集團的共產黨,最初都狂熱地追求進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卻變得越來越保守和落后。
“左派”實際上要么輸給“右派”,要么取而代之,成為“右派”。
右翼人士更傾向于傳統主義、“美好舊時光”以及對昔日輝煌的懷念。
例如在美國,這體現在大多數共和黨人對理想社會的愿景中,即19世紀80年代狂野西部粗獷的個人主義與1950年代美國夢核心家庭的某種融合。
當然,他們對這兩者抱有極其樂觀和懷舊的眼光,以記住美好的部分,忘記糟糕的部分。如今美國右翼的主要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也傾向于重現一些人們認為的輝煌過去,那時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或者更極端的例子是法西斯主義,它的許多意識形態和象征意義都建立在昔日帝國的輝煌之上——例如羅馬帝國。
另一方面,左翼人士則抱有創造某種全新社會的想法。
極端的左翼人士則抱有天真而不切實際的理想,即建立某種無國籍、無階級的烏托邦,即所謂的“地上天國”,進而到無政府主義。
馬克思認為,人類有記載的整個歷史就是一個永無休止的階級斗爭舞臺。從邏輯上講,要終結苦難,就需要徹底消滅階級——必要時甚至不惜使用暴力。
馬克思在德國的一些戰友們萌生了這樣的想法:或許與資本主義的寄生蟲和吸血鬼妥協能讓他們取得更大的成功。
保守派——包括馬克思本人——視他們為無產階級事業的叛徒。
由此,社會民主黨和共產黨之間的分裂就此拉開帷幕。
“左”和“右”在經濟學上和社會領域,情況則復雜得多,而且往往完全相反!
在經濟學中,“左派”主張集體所有制。
左派在不同程度上支持集體所有制;極端分子會反對任何私有制,比如你的自行車、家具或牙刷等全部歸集體所有。
右派則在不同程度上支持私有制;世界上幾乎沒有保守派支持私人軍隊和私人警察,甚至私人醫療保健,即使他們通常致力于允許醫療保健和教育領域出現私有制替代方案。
在社會領域,幾乎所有左翼勢力都與經濟實力雄厚的右翼自由主義者站在一起,主張強烈表達個性。盡管經濟上屬于右翼,但世界各地的自由主義者都倡導諸如婦女權利、少數群體權利、宗教多樣性和同性戀權利等傳統上由左翼人士支持的事業。
保守派,尤其是極右翼,強烈反對這種個人主義;他們常常試圖對個人行為施加嚴格的限制。他們甚至建議禁止人們穿衣和發型——這些政策通常只存在于最瘋狂的左翼極端分子中,例如波爾布特式或阿爾巴尼亞式的共產主義。
在全球范圍內,許多左翼人士支持集體所有制,正是因為這有利于個人主義:經濟約束更寬松,人們可以更自由地表達個性。
北歐國家就是這樣:極端的個人主義,而經濟平等的執行力度相對較弱,促成了這種現象的出現。
社會可以是個人主義的,也可以是集體主義的。
左翼-右翼進步-保守主義的動態可以獨立地適用于兩者。
進步和保守的態度可以單獨或聯合應用于不同的政治層面:
治理(例如,更加民主,而非傳統的威權主義)、
經濟學(例如,社會管理與不受監管的“自由市場”)、
國家姿態(例如,國際合作與防御/對抗)、
社會態度(例如,更加自由主義vs 嚴格傳統主義)、
進步主義和保守主義涵蓋了從溫和到激進甚至極端的廣泛領域。
在極端情況下比較復雜,比如蘇共是社會管理型經濟、極權主義國家和激進對抗性地緣政治立場的結合。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