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寶珠???????????
一些建模粗糙、畫面生硬,甚至連口型都對不上的動畫短劇,正在短視頻平臺掀起流量狂潮。
比如一部名為《妻主蘇瑤》的動畫短劇,憑借“一女五夫”的新奇設定,在幾周內狂攬18萬粉絲,單條視頻點贊基本超3萬、播放量均超過三千萬。與火爆數據形成強烈反差 的,是其粗糲如二十年前Flash動畫的質感,卻仍讓不少觀眾直呼“又土又上頭”。
當真人短劇已經開始卷場景、卷妝造時,這類被貼上“畫質差”“三觀無”標簽的動畫短劇,正在以驚人速度占領著短視頻賽道。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個賽道就涌入了近萬個賬號,其中更是不乏播放量破億、單集廣告收入上萬元的佼佼者。
那么這些畫面精度堪比Flash動畫的作品,為何能精準抓住流量?明明畫質粗糙、三觀落后,卻能瘋狂吸金,它們的商業密碼又是什么?
小眾題材,是吸粉的關鍵
“漫劇畫面比真人畫面更容易讓人接受。”廣東某動態漫工作室負責人阿龍告訴骨朵,“女尊男卑”“跨物種戀愛”“反烏托邦”這些設定在真人短劇中很容易違和,但在漫劇畫面中出現任何新穎的設定和離譜的劇情都不會讓觀眾感到突兀。
這種天然優勢讓漫劇的題材細分比真人短劇還要多,比如用簡單的畫風勾勒社畜逆襲職場、用Q版建模呈現跨物種戀愛,還有用賽博朋克風格的意識流講述末世冒險……
在《妻主蘇瑤》中,“女尊男卑”并非流于表面,而是貫穿故事內核。故事里女性角色有天然的地位優勢,讓女主坐擁五個“獸夫”的設定合理化了。而觀眾也在這樣的權力反轉中,體驗到了打破傳統婚戀觀念的快感。
人設方面,五個“獸夫”的設定也十分鮮明,有心思細膩的、霸道強勢的、溫柔治愈的、傲嬌毒舌的和邪魅神秘的。這些性格迥異的角色為了獲得女主蘇瑤的青睞,使出十八般武藝搞雄競的情節給觀眾帶來了新奇的體驗感。
“《妻主蘇瑤》拍成真人短劇很容易讓觀眾尷尬,但放到漫劇里就能消解尷尬,是因為粗糙的畫面留給了觀眾想象空間,從而讓這些視頻給賬號吸引到了大量的粉絲。”
翻看評論區時阿龍發現,熱評前一百幾乎都圍繞著“女尊”設定和“獸夫們”的雄競展開。有評論直言“第一次看到女性主導的婚戀關系,爽感直接拉滿”,也有評論為不同“獸夫”的魅力激烈爭論。這種小眾題材激發的強互動性,讓評論區變成了狂歡場。
“在短視頻平臺,故事越離奇、人設越新穎,越能戳中用戶對‘新鮮刺激’的需求。”阿龍認為,像《妻主蘇瑤》這類漫劇能夠踩中流量密碼,全靠“小眾題材+低門檻敘事”的公式。“‘霸道總裁愛上我’已經不夠用了,‘一妻五夫’才能夠激活用戶的獵奇神經。”
比如一些漫劇的男主角重生后狠狠報復上輩子的惡毒妻子,用金手指發家致富的同時還彌補了上輩子一心幫助自己的女二;還有一些末世重生文,憑借先知和空間(指主角有一個能隨身攜帶、儲存大量物資的法器),在喪尸潮或極端天氣中開掛囤物資、建立幸存者基地;一些無限流的漫劇甚至把主角扔進不斷重復的時間節點,用腦洞設定制造密集的劇情反轉。
“對漫劇來說,越小眾的題材越能釋放想象力,也就越能吸引用戶。”
快銷品提質,需要時間和金錢
“就是因為這些短劇的題材新穎,才能讓用戶忽略畫質。”阿龍告訴骨朵,真人短劇受限于演員形象、場景搭建的現實邏輯,漫劇則受制于制作周期與成本預算,所以畫面質量參差不齊,兩者都被品類的“工業化標準”捆住手腳。
但漫劇不同,它以“內容為王”的邏輯跳出傳統影視作品的窠臼。完全可以用極致的題材創新對沖畫面短板,讓觀眾在“女尊男卑”“跨時空重生”等腦洞設定中獲得強情緒價值,自然弱化了對畫質的苛責。這種“用創意換成本”的策略,恰恰破解了傳統影視品類在題材與制作上的雙重桎梏。
“沒人會反復看一部短劇,更沒人會花時間再看幾遍漫劇,所以漫劇是快銷品。”這也是漫劇的核心邏輯——以高頻上新替代精品主義,用密集的題材新鮮感覆蓋用戶的碎片化需求。
阿龍認為,至少在目前的階段,漫劇創作者們根本無需在畫面精度上死磕,只需要像開發爆款零食一樣,快速測試諸如“女尊+獸人”“重生+末世”等組合公式是否能精準戳中用戶的情緒,而被選中的公式會立刻被批量復制。
這種“短平快”的生產模式,讓漫劇既能規避長周期動畫的成本風險,又能像真人短劇一樣緊跟熱點,憑借虛擬載體的題材包容度,開辟了一條“低成本高腦洞”的差異化賽道。
“等漫劇市場到一定體量,畫面質量自然會上去。”阿龍認為,用戶對題材創新的需求遠高于對制作精度的要求。就像早期網文平臺靠“腦洞文”吸引流量,長視頻平臺靠獵奇劇集、大IP改編劇吸引用戶一樣。而當用戶基數趨向穩定后,平臺才會對內容進行精品化開發。
參考早期動態漫從小眾“PPT式分鏡”到“動態特效升級”的進化路徑,阿龍判斷,一旦頭部賬號單月變現突破百萬,資本將迅速涌入制作環節,推動題材創新和畫面升級的雙向奔赴。“當漫劇的商業價值被資本充分認可,工業化制作體系也自然會被跟進。”這種先“野蠻生長”后“質量迭代”的軌跡,正是互聯網內容產業的典型發展邏輯。
“對漫劇來說,越小眾的題材越能釋放想象力,也就越能吸引用戶。”
輕量化內容,有上限也有下限
雖然漫劇與視頻平臺的動畫劇集、廣播劇、動態漫同屬動畫內容范疇,但阿龍認為,漫劇在較長時間內都不會對這幾個品類構成威脅。
“內容的定位就有明顯的差異化。”阿龍告訴骨朵,像《靈籠》《霧山五行》這樣的動畫劇集,本身就是靠電影級的畫質與完整的敘事吸引核心二次元用戶,屬于沉浸式觀賞的“影視正餐”;而漫劇扎根短視頻平臺,以三分鐘、五分鐘內的高密度爽點為“內容零食”,二者用戶與場景的錯位,難以形成直接競爭。
“制作邏輯上,也有很大區別。”阿龍公司目前生產的一些廣播劇內容,以聲音塑造沉浸感為主,動態漫則需要為圖文賦予節奏感來中和過慢的敘事。而當前短視頻平臺的大部分漫劇都是以“強視覺符號+高頻反轉”實現輕量化表達為主,所以他覺得,漫劇也不會和這兩個內容品類搶奪受眾。
“最后是商業生態互不重疊。”動畫劇集與廣播劇已形成IP生態鏈和聲音經濟矩陣,而漫劇變現則依賴平臺廣告與植入,模式單一。阿龍相信,未來漫劇只要突破單集流量依賴、構建長線運營,這片市場依舊是一小片新藍海。
“我們公司孵化了幾個賬號來做漫劇,其實不只我們公司,一些出海平臺也已經在海外上線漫劇了。”據阿龍介紹,當前漫劇賽道的內容分為三大類。
一是一些由動畫師個人運營的小說推文賬號,這些賬號不生產故事,只是單純地用簡單的動畫搬運故事;二是以一個IP形象展開的單元劇故事,這些賬號以主角視角展開故事,從而形成IP化的短劇內容;三是以表情包或一個簡單形象為主角的賬號,這類賬號的內容基本上都在一分鐘以下,且與前兩種有劇情的短劇不同,這類賬號大多內容都是一些網絡熱梗和段子。
“我覺得漫劇不是新生意,而是早期沒在短視頻平臺跑通的生意,現在又卷土重來了。”早在2019年,阿龍就和幾家在短視頻平臺做動畫IP內容的公司聊過合作,但最終這幾家公司相繼在2021年前后關停了。
“那會各平臺都在強調精品化,大家也就沒想過還能不在乎畫面,只要故事夠新穎也能吸引大量粉絲。那會也沒有AI能夠緩解成本壓力,大家又都想著把畫面做好看點。”
直到畫著“熊貓頭表情包”的賬號們紛紛迅速崛起,才讓阿龍他們這些漫畫人明白,真正的好故事是可以補齊畫面的不足的。現在的漫劇,本質上是輕量化內容的勝利。
“2019年那批公司之所以折戟,正是因為陷入了精品化口號的誤區。”不過阿龍也發現了輕量化內容的天然局限,那就是難以承載深度敘事與IP長線運營。比如當前漫劇三大類內容中,小說推文賬號只是內容搬運工,單元劇IP受制于短視頻碎片化特性難以構建完整世界觀,而表情包短劇也會面臨缺梗、爛梗的困境。
它們或許能在算法推薦下獲得短期流量爆發,卻無法像動畫劇集那樣沉淀用戶情感、衍生出多元商業價值。就像便利店的即食食品永遠無法替代正餐,漫劇的“輕量化”定位,決定了它只能作為市場的補充形態存在,而難以撼動傳統動畫品類的根基。
或許正如阿龍所說,當前確實是最適合漫劇品類發展的時候,但發展之后呢?就當下而言,許多漫劇創作們仍處在摸索發展的初級階段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