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生父母家中迎親門
6月1日兒童節,北京緣夢公益基金會來到山西忻州市忻府區忻口鎮解村,一場等待了整整37年的擁抱,在震天的鑼鼓聲與鄉親們灼熱的目光中,終于化為現實。姜維秀、王書蟬夫婦失散半生的女兒程姍,跨越漫長時光,真正踏上了回家的路。
程姍與尋親志愿者朱玉堂
公益星火點亮歸途:11村5晝夜的溫情接力
三十七年前的時代陰霾,讓襁褓中的程姍與父母天涯兩隔。轉機始于一個月前——程姍在互聯網發出的尋親信號,被緣夢尋人工作站朱玉堂團隊精準捕捉。緣夢公益志愿者小凱立即協調行動:5晝夜疾馳11個村落,在村干部與鄉親們接力傳遞的線索中抽絲剝繭。當DNA鑒定書最終確認血緣,這場跨越兩代人的尋找,終于被公益力量與鄉土溫情托舉至終點。
家門口鑼鼓隊歡迎程姍
弟弟背程姍回家
故鄉以最隆重的禮,迎接游子歸家
“回來了!我們的閨女回來了!” 解村用最質樸的熱情為程姍洗塵。當車輛駛近,喧騰的鑼鼓瞬間點燃村莊,街坊鄰居從四面八方涌來,掌聲與歡呼匯成暖流。最令人動容的一幕上演:程姍的弟弟幾步上前,穩穩地將姐姐背起,一步步走向闊別37載的家門——仿佛彌補了童年未能守護的遺憾。
一家人在客廳聊天
大姨為孩子們準備的兒童節蛋糕
三代人的儀式:紅包裹愛,蛋糕補甜
在專門為程姍搭建的舞臺上,認親儀式上暖流奔涌:父母將繡著"歸"字的紅包塞進程姍全家手心,厚厚的紅包也只是思念的萬分之一;大姨推出為孩子們準備兒童節蛋糕,奶油花朵簇擁著"歡迎回家"的巧克力牌,孩子們踮腳吹滅蠟燭的剎那,程姍說道:"今天我也算和孩子們真正過了人生第一個兒童節!"
父母為程姍準備山西特色家常菜
家的味道:一桌晉味,滿堂至親
家門之內,是撲鼻的飯菜香與濃得化不開的親情。地道的山西菜肴蒸肉、銅鍋燴菜、大蔥煎餅等熱氣蒸騰,寄托著父母遲到了半生的關愛,同時還專門制作了烤全羊歡迎女兒。程姍的丈夫與兩個兒子一同在場,這個分離太久的家庭,終于迎來了三代同堂的圓滿。圍坐桌前,那些錯過的歲月在淚光與笑語中仿佛被悄悄縫補。
公益聚力,照亮萬千離散家庭的希望
北京緣夢公益基金會全程見證并協助了此次團圓盛典。程姍一家重聚的淚水,是無數尋親家庭的希望之光。我們深知,每一條線索背后都是焦灼的等待。科技能縮短尋親距離,但更需要全社會不滅的善意與堅持。朱玉堂團隊表示:“解村不是終點,我們將繼續奔走在田野鄉間,為離散的親情架橋鋪路。”血脈終能跨越時光,人心足以溫暖歸途。程姍一家的團圓故事,如同一顆火種,在解村的晴空下熾熱燃燒,它昭示著:無論分離多久,只要不放棄尋找,終有燈火可親、家人團聚的一天。北京緣夢公益基金會與所有志愿者,將繼續守護這份不滅的希望。
來源:公眾號/緣夢公益基金會、快手/雨哥流動烤全羊、山西檸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