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多點在看防失聯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組織與單位
每年6月初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是全球最大的癌癥研究學術會議。由于ASCO主要聚焦在后期臨床試驗等更接近應用階段的研究,很多突破性的抗癌新藥往往都會先在ASCO上亮相。
比如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在2022年ASCO大會上公布了Enhertu,這個靶向HER2的ADC抗癌新藥在HER2低表達乳腺癌中的3期臨床試驗數據。第一次顯示HER2靶向藥在只有低量HER2表達的乳腺癌中也能取得極佳的治療效果()。不僅一舉改變乳腺癌多年來的治療格局,也讓ADC成了全球抗癌新藥研發的最熱領域。
不過如今腫瘤新藥的起步價一年治療費用一般至少15萬美元,ASCO等學術會議上大放異彩的抗癌突破大都身價不菲。但今年ASCO出了個大例外,一個可能是有史以來最便宜的癌癥治療成了全場焦點:
做了手術切除的腸癌患者,堅持為期三年的有指導的運動,能顯著降低癌癥復發風險,同時生存率也大幅提高,效果堪比抗癌藥物!
是的,你沒看錯,運動降低癌癥復發的效果堪比抗癌藥。這項琢磨運動的研究,待遇也堪比突破性的抗癌新藥,不僅是ASCO大會上公布,還同步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
頂級學術大會與頂級期刊同步公開,這可是突破性醫學發現的待遇,和3年前的Enhertu一樣。
運動對身體有好處幾乎人人皆知。即便是癌癥領域,運動降低癌癥風險或是改善癌癥治療的預后,也有不少研究。網上隨便一搜,能找到很多運動防癌的報道:
ASCO和《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為何還會被這項腸癌里的運動療效研究震動呢?
關鍵在于研究方法與結論可靠性。其實在腸癌領域,20年前就有研究顯示運動可能可以減少癌癥復發,提升生存率:
但這些研究多是觀察性研究,比如上面這篇2006年發表的論文,它是在一項800多人的臨床試驗里,詢問都接受過化療的受試者的運動狀況,比較運動多與運動少的人,腫瘤復發比例、生存率有沒有區別。
這種觀察性研究雖然也能帶來啟發,但很容易受到各種偏倚影響,結論不那么可靠。
比如在一項觀察性研究里發現運動多的腫瘤患者生存率更高,活得更久,如果你下結論說這是運動改善了患者預后,那我可以反駁你,說不定運動多的本來就是那些經過藥物、手術治療后,身體狀況更好的人,有更高的生存率很正常,與運動無關。
這次ASCO大會上引發關注的研究就不一樣了,參考專家評論:
“這是第一項通過隨機對照試驗證實:運動可以降低癌癥復發,并延長壽命。” —— 丹娜-法伯癌癥研究所Meyerhardt醫生
重點: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這解決了過往觀察性研究的偏倚問題,和用于支持抗癌新藥上市的臨床研究一樣,是真把運動當藥來研究,同等嚴苛。
這項研究是怎么做的呢?
研究人員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的55個研究中心,招募889名2期高風險或3期腸癌,并完成手術切除以及輔助化療治療的患者(也就是完成了此類腸癌的標準治療)開展了持續三年的試驗,隨機分配到兩組:
對照組:只收到一份關于運動與營養的健康手冊。
干預組:除了收到運動與營養的健康手冊,還有針對腸癌生存者的運動指導手冊,再加上專業運動教練為期3年的咨詢。第一年每兩周與教練會談一次,后兩年每月一次。
教練幫助他們制定適合的運動方式,以增加有氧運動的量為目的。受試者可以選擇運動種類、頻率、強度,最后很多人選擇了每周數次、每次約45分鐘的快走。
?受試者反饋:
“這是我能為自己做的事情,讓我感覺更有掌控感。定期和教練溝通讓我更有動力堅持。”
結果有多驚艷?
平均8年的隨訪,結果:
指標
運動干預組 vs 對照組
癌癥復發風險
降低28%
死亡率
降低37%
日常運動水平
明顯提升
不良事件
輕微肌肉拉傷等事件略高
仔細看這些結果,就會發現確實震撼。
癌癥治療的金標準是總體生存率,也就是能不能讓患者活得更久,8年總體生存率,運動組是90.3%,對照組是83.2%,相對死亡風險降低37%。
這些2期高風險或3期腸癌患者之所以會用手術+化療作為標準治療,就是為了清除腫瘤的同時防止腫瘤復發。沒有復發的患者在所有患者中的占比,就是無疾病生存率,這個指標上,隨訪平均8年時,運動組79.1%,對照組70.5%,相對的復發風險減少28%。
降低死亡風險37%,腫瘤復發風險28%,這絕對是抗癌新藥的療效水平。
可以對比近年來腫瘤治療的一大突破:免疫治療。現在一些可以切除的肺癌里會在手術后使用PD-1抗體做輔助治療,目的類似這項運動研究里腸癌患者手術后接受化療,都是減少疾病復發。著名的PD-1抗體藥K藥,也是2024年全球銷售量最高的藥物,獲批用于肺癌手術后輔助治療,依據的臨床試驗證據是什么呢?相對安慰劑組,降低復發風險27%。
這或許也是為什么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之一,加拿大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Christopher Booth醫生的回憶是:
“我們看到結果時,真的被震驚到了。”
??為什么運動能抗癌?
為什么運動能取得如此驚人的防癌療效?目前還真不清楚原因,不過這個研究里,科研人員還采集了患者血樣,正試圖揭示運動“防癌”背后的機制。一些比較明確的運動好處,也是潛在的防癌機制,包括:
改善胰島素代謝?
? 激活免疫系統?
?? 影響炎癥反應或激素水平?
不過這些只能算是假說。無論如何,通過這項研究,確鑿的數據證明運動不再是“輔助建議”,而是一劑“生命處方”。
在未來:運動指導 = 新型“抗癌療法”
像ASCO的醫學官Julie Gralow博士表示:
“這項研究是目前為止最強有力的證據,運動應成為癌癥康復標準護理的一部分。”
成本最低的治療突破:
很多人一看,這項研究里的運動組是配了專業教練指導,可能覺得這成本也太高了。
可實際上每位患者的運動指導干預僅需幾千美元,要是找個降低癌癥復發風險28%,降低死亡風險37%的新藥,那起步價不可能低于10萬美元。
而且更不可忽視的是相對很多藥物,運動就沒啥副作用,堪稱正宗“超高性價比的生命投資”。
破除偏見,堅持就是勝利
為什么試驗里需要花幾千美元幫患者請教練,我猜大概率是個人堅持運動很困難。
像這項3年的研究里,如果以半年為一個時間段,統計受試者參加與教練咨詢會談的平均比例,分別是83%,68%,71%,64%,59%和59%。
有專業指導都很難每次參與,遑論憑個人自律了。
參與研究的阿爾伯塔大學行為學專家Kerry Courneya指出,當人們相信運動的價值、找到有趣的方式,并獲得社交支持時,就能堅持下來。
其實阻礙癌癥患者參與運動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刻板印象里得了重病就得好好養著,連一些腫瘤醫生也會勸阻患者參與運動。
如果這項研究可以鼓勵更多癌癥患者去參與運動,也讓更多腫瘤治療的參與者意識到運動對患者的積極作用,那么善莫大焉。
?寫在最后:你可以從今天開始
如果你或親人正在經歷癌癥康復期
如果你正在尋找低成本、高回報的健康方式
如果你需要一個積極、有希望的改變
請記住:
不是藥,卻勝似藥:運動正在被證實,是癌癥康復和延長壽命的重要力量。
建議收藏+轉發給需要的人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科普內容!
訂閱關注防失聯
前沿醫藥,請關注
參考資料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502760
https://apnews.com/article/colon-cancer-exercise-study-recovery-prevention-9d77c2927152dfc16b717fa9cc9b9471
更多精彩內容見Youtube:Y博的科普園
Y博也有播客了,歡迎關注《說醫解藥》
小宇宙、蘋果播客、Spotify同步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