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賦予中國書畫新的藝術表達,推動藝術語言的不斷傳承與發展。文藝工作者秉持“傳統與時代相融、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積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去感受、觀察、體驗,探索藝術創新,豐富表現語言,使中國文藝呈現出與時代相契合的嶄新氣象。偉大的作品是為人民而創作,以獨特的藝術視角和精湛的技藝,描繪中華大地的壯美河山和時代風貌、豐富人文精神內涵,展現出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藝術情懷和責任擔當。徐景琨,這位享有盛譽的藝術家,把自己內心的情感通過書法表達出來,融合了線條之美、布局之妙與章法之韻,追求一種氣勢磅礴的浩然之氣,這種氣勢表現在章法上,也表現在結體上,既是風格之美,又是筆法之美。通過自然的線條達到與心靈的交流,表現出自我心境,每一筆的濃淡變化、疏密節奏,都承載著一份詩意,一份民族文化特有的精神面貌。可以說,徐景琨的書法,不僅僅是藝術,更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是傳統與時代的交融,是線條與心靈的對話。我們能領略到傳統文化中的深厚意蘊,又能觸摸到時代的脈搏。他為書法的發展注入新活力,成為當代書界不可忽視的藝術力量,激勵著更多書家在傳承與創新之路上不斷探索前進。
李彬教授的點評
中書協理事、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研究員李彬教授在徐景琨撰寫的(根植于傳統并實現轉化,在書法藝術的內功與外功上錘煉真功)文章上點評:“退而不休,休而不怠。在原有基礎上,退休后堅持修內功,練真功;勤思考,善總結;重傳統,近經典,于楷行用功尤勤,成績尤佳。作品有清逸之氣,有正大氣象!”
2022 年 3 月 25 日
馮軍偉老師的點評
北京師范大學書法研究生馮軍偉老師(中書協會員)評價:徐景琨先生書法作品,字不俗,比較有清秀之氣,這點很難得!基本功也很扎實!作品透視出清雅、清秀之氣,文人之氣!秀美流暢!這種書法氣息是經過長時間的筆墨浸染和詩文的熏陶而產生的,是學問積累的效果!這種書法氣息是高雅的,難能可貴的!
2020 年 12 月 21 日
人民日報蔡佳霖老師點評
徐景琨先生自幼歐楷筑基,其后臨學褚體,深學二王,根植于傳統,又善于創新,日積月累,勤研百煉,形成了“剛柔相濟,大氣清雅”的藝術風格!其線條遒勁雋美、含蓄多變,結體和諧自然,用筆方圓兼備、剛柔相濟。很多字,褚意暢達,二王氣質隨處可見,灑脫中堅守著傳統法度,溫潤中蘊含蒼勁,飄逸中彰顯真功,字里行間充滿著濃厚的視覺美感!細品其書法,不僅富有神采之美,而且透視出一種濃郁的文人氣息!彰顯著文化修養之美!清雅大氣的境界之美!
(此點評摘自 2019 年 9 月 3 日《人民日報》文化全媒體平臺蔡佳霖的文章,蔡佳霖畢業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現為人民日報《襲古創今》欄目編導)
文旅部盧映川副部長的點評
2024年元旦之前,應邀參加人民日報和(中國文旅)舉辦的(中法文化論壇) 活動時,書法作品資料,在(中國文旅) 網刊上得到:文旅部主管副部長盧映川的肯定評價:“徐景琨老師的作品,能與大眾產生共鳴,接地氣,很高雅!表示祝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