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號內容同樣精彩,歡迎關注我的視頻號“城市財經”↓
作者:余飛
01
深圳房價,破“5”了
樓市,仍在艱難跋涉當中。
這一點,樓市風向標深圳已淋漓盡致地展現著。
樂有家數據顯示,5月深圳一手住宅預售+現售網簽總量3162套,環比下降14.4%、同比增長25.6%。
來源:每日樓市早讀
5月深圳二手住宅網簽量為4687套,環比下降18.2%,同比增長18.3%。
來源:每日樓市早讀
去年四季度一線城市全面救市之后,同時疊加當時管理層對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表態,樓市似乎有了重燃之勢。
深圳行情一觸即發,去年10月份深圳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網簽量較前一個月均翻倍,之后的11月份、12月份如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12月份深圳新房網簽量沖破了1萬套,二手房也沖破了8000套的繁榮線。
這個勢頭在春節之后的3月份仍有延續,3月份二手房網簽量6078套,仍在5000套榮枯線之上。
但最終止步于4月份。并在5月份再次跌破5000套榮枯線。相比于去年四季度,很明顯,熱度已經完全不再了。
而其房價,從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來看,也在5月份轉跌,新房價格環比下跌0.1%,二手房環比下跌0.3%。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國家統計局
從樂有家披露的數據來看,5月份二手房成交價跌至6.12萬元/平方米。
來源:每日樓市早讀
而從貝殼找房追蹤的數據來看,深圳5月份的二手房成交價4.95萬元/平方米,已經跌破了5萬元大關,進入“4”字打頭時代。
來源:貝殼找房
02
樓市信心,又沒了
其他幾個熱點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成都基本也是如此。
北京方面:
5月份二手房網簽量14277套,4月網簽量15569套,3月份的網簽量19234套,可以看到,轉向正在加速。
上海方面:
數據顯示,今年5月,本市二手住房共成交161萬平方米(1.90萬套),同比增加14%,為2022年以來同期最高值,同時連續8個月超過1.5萬套榮枯線。
但1.9萬套的成交量,相較于4月份的2.07萬套,3月份的2.69萬套仍下跌了不少。
廣州方面:
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數據,2025年5月(統計周期:4月26日至5月25日),廣州市二手住宅共網簽9228套。4月(統計周期:3月26日至4月25日),廣州市二手住宅共網簽10312套,環比也在下降,且跌破了萬套。
杭州方面:
3月份的杭州樓市,可謂熱火朝天,在年初的deepseek和宇樹科技熱度加持下,杭州復蘇勢頭蓋過了一線城市,儼然成長為了樓市新風標。
當月,杭州 十區共成交二手房12413套,僅次于2017年4月的12666套,創下近8年來新高。
地價更是在一周內,兩次捅破天花板,沖破了8萬元,兩個地王讓其最高樓面價先后超越廣州、深圳,僅次于上海、北京。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公開報道
按照這種行情和熱度預演,4月份的杭州市場,本該熱火朝天才是。
但4月份的劇情,完全沒有按照預想發展。
4月份杭州二手房成交了不足萬套,只有9421套,環比下降24.1%,同比增長12.1%。
5月份,繼續縮量。杭州十區共成交二手房 7716 套,環比 同比均下降 。
成都方面:
5月份新房成交8227套,環比下跌16.1%,同比下跌19%。二手房成交19308套,環比下跌21.1%,同比下跌0.9%。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官方、媒體公開披露與報道
我反復強調、解釋過一個事情,北上廣深乃至杭州這類城市,本質是不缺購買力的,能夠影響這些城市房地產行情的因素,信心和預期占主要。
這就是為何深圳供需矛盾一直在,但過去三年深圳房價不斷下跌,從8萬跌破7萬再跌破6萬的原因。
也是京滬富豪扎堆的頂端城市,過去幾年跟隨大趨勢下跌的原因。
北上廣深杭這類城市,不缺購買力, 決定他們的因素是信心與預期。
而信心與預期的決定因素,則是全國的宏觀大環境,也就是經濟恢復和就業恢復情況。
中國老百姓的就業、收入和經濟預期是否在2025年能有邊際性改善,這是決定一線城市能否徹底筑底回暖的關鍵。
這也是我不斷強調的, 收入是就業的函數,就業是經濟的函數。只有這些改變,預期才能改變,只有預期改變,大家才有能力有意愿入場。
而美國發起的針對中國的關稅大戰,讓年初的好勢頭,再次變得撲朔迷離。
5月12日,中美在瑞士日內瓦談判中達成協議:雙方都把關稅恢復到4月2日之前。其中4月2日宣布的關稅中,10%保留,另外24%暫緩90天。
不過關稅大戰只是暫時停歇,后面還需要經歷多輪談判,在最終的協議簽訂之前,變數仍比較大。
按照特朗普的秉性,絕對不會順暢。信心也會在這巨大的不確定性面前,再次喪失。
在之前分析關稅大戰對中國各城市影響的文章中,我從兩個角度進行了分析。
選取的目標是外貿30強城市,分別是:
深圳、上海、蘇州、寧波、東莞、金華、廣州、北京、杭州、青島、重慶、無錫、廈門、成都、天津、佛山、紹興、嘉興、鄭州、南京、西安、煙臺、福州、武漢、南通、常州、合肥、溫州、中山、濰坊。
從兩個維度,一個是對美出口規模,一個是對美依賴度(對美出口/出口規模)。
當然,影響大小不是按照出口規模,而是 參考兩個指標:
這些數據查詢很麻煩,其中蘇州統計局公布的對美出口是美元單位,472.51億美元。
根據央行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顯示,去年 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7.1884元,由此蘇州的對美出口人民幣計價為3396.52億元。
東莞、無錫、廈門、成都、紹興、嘉興、西安、常州、濰坊未公布2023年對美出口數據,因此仍沿用2023年的對美出口數據。
鄭州、南京、武漢、合肥四個城市2024年與2023年的對美出口數據均沒有公布,因此空置。
第一,從對美出口規模來看,深圳、蘇州、上海受影響最大。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地統計局、各地海關
從對美出口規模來看,深圳是內地唯一一個對美出口超過4000億的城市。
蘇州對美出口超過3000億,上海、寧波超過2000億。
東莞、金華、廣州、杭州對美出口超過千億元。成都、廈門超過800億元。
外貿三十強中,對美出口最少是西安,只有135.1億元,理論上影響最小。
第二,從對美依賴度角度看,寧波、蘇州、中山、成都、杭州、東莞、煙臺、廣州、佛山、金華受影響位居前十。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各地海關
所以,綜合對美出口規模和對美依賴度來看,深圳、寧波、蘇州,受影響最大。
從深圳海關披露的數據,也能看出影響:
2025年前4個月,深圳市累計進出口1.39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1%。其中,出口8293.4億元,下降7%;進口5652.2億元,增長9.4%。4月份,深圳市進出口4046.1億元,同比增長3.8%,進出口值自去年9月份之后再超4000億元。其中,出口2439.5億元,下降2.9%;進口1606.6億元,增長15.7%。
來源:深圳海關
這種局面之下,去年4月份超越上海坐上進出口第一城寶座之后,今年深圳的進出口值又被上海反超了,當然出口深圳依舊穩穩第一。
03
深圳房價何時見底
從2021年2月份至今,深圳房價已經調整了四年。即便如此,深圳的房價和絕大多數普通工薪階層都沒有關系。
從房價收入走勢來看,當下一個普通工薪階層,想要在深圳買房,需要不吃不喝40年以上才行,算上吃喝,按照現在的房價,這輩子都沒希望。
深圳房價,早就透支了這座城市本身的承受力。
有人或許會說,像京滬深這種城市,商品房本來就不是給普通人準備的。
這句話只對了一半。無論哪座城市,房子的中流砥柱都是中產階層。深圳富人買房如買菜不錯,但所有的投資與炒作,最終都需要中產來接盤,形成一個閉環。
正因為房價遠超城市大多數的購買力,讓大多數無房的人只能望房興嘆。再加上三年黑天鵝讓很多人的收入縮水,讓有實力投資的人也丟失了信心,才進入了不斷調整的周期當中。
我提出過一個概念,叫“需求斷檔”。簡單理解,就是高房價形成了一個天塹,讓相當部分人空有需求沒有實力。
總結下來就是:
第一,宏觀經濟周期、宏觀大環境以及關稅大戰、全球局部戰爭帶來的不確定性,讓有錢人沒有信心和預期買房投資。而且,之前炒房投資收獲的人,正在尋求離場,落袋為安。
第二,當下的收入和失業,讓相當一部分買不起房的人,更加買不起房。
第三,中間一小撮有首付能力的人群,在調整的環境中,選擇持續觀望,既怕追高,又怕踏空。
一句話概括就是,富人不買,中產不敢買,普通人買不起。
所以,即便到如今深圳的供需矛盾依舊尖銳,但在需求萎縮之下,也擋不住調整的大趨勢。
最后一個問題,中心城市的樓市何時能回暖?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決定因素太多了。
我之前說過,經濟的興盛之下的房地產興盛,才有意義。反過來,房地產興盛帶動經濟興盛,則是虛假繁榮。
換句話說,只有經濟、產業、就業、出口復蘇了,樓市才會復蘇。
而這個問題,在如今的全球大環境下,想要回答,很難。
原創不易,辛苦動一動你的小指頭,在文章右小角點個在看、點個贊。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轉載、廣告投放、加讀者群,加微信:593594349(備注來意,否則不通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