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幕上,張雪峰忽而哽咽,向千萬觀眾深深鞠躬:“不管以后發生啥事,希望大家記住,我對得起大家!”語畢,淚光隱現。他又低聲道:“干我這個行當不容易的,我動了太多的人的蛋糕了。”鏡頭前,這位曾以一句“文科都是服務業”掀起滔天巨浪的網紅名師,竟自曝這或是“最后一次在網上出現”。
蛋糕?好一個香甜的比喻!然教育殿堂里,這蛋糕竟需以青年的命運為面粉,以家長的焦慮為奶油,方得烘烤而成。張雪峰揮刀欲切,便見暗影中伸出無數枯手,護住那油光發亮的糕點,喉中發出嗚嗚的護食之聲。
其一護食者,乃是販賣“速成龍門術”的江湖騙子。當張雪峰揭穿“6980元押題套餐”實為大數據幌子,撕碎“專科必死論”的恐嚇傳單時,自有些人的錢袋便如泄氣皮球。他們慣以“金榜題名”為餌,釣那病急亂投醫的家長——此等釣竿,張雪峰偏要折斷。更有甚者,志愿填報軟件銷量應聲暴跌三成,豈能不恨?蛋糕上第一層糖霜,原是銅錢堆砌。
其二爭食者,乃高踞“專業神壇”的廟堂夫子。張雪峰一句“孩子報新聞學就把他打暈”,惹得袞袞諸公勃然作色,教授長文駁斥,痛心疾首。奇哉!若學科真金不怕火煉,何懼一網紅品評?不過是神像底座被潑了污水,慌忙擦拭罷了。又有法學院教授,因他引用過時數據稱“法學紅牌專業”,氣得聯名寫信斥責——卻忘了自己多年未更新就業統計。蛋糕第二層,原供奉著學術權威的冷炙殘羹。
最兇猛一群護食惡犬,當屬壟斷“信息秘鑰”的掮客。張雪峰在直播間直言:“聽專家的不如聽國家的。”他教寒門學子查政府工作報告以窺時代風向,拆穿“山河四省”招生陷阱,點破某些高校“把差專業塞給偏遠考生”的把戲。霎時間,那以信息差筑起的高墻搖搖欲墜。有律師冷言此等言論“非針對個人,法院不應受理”——原來知識的門縫,早被他們焊成了鐵閘!
張雪峰之刀,終觸到了蛋糕底層最血腥的餡料:那以希望為名,行收割之實的教育生意經。他拒了單場五百萬的帶貨邀約,強令出版社刪去《志愿指南》中的個人案例;他看穿直播間43%觀眾是迷失方向的高三父母,便決然停播:“這兩個月不賣課不帶貨,我要對得起叫我‘張老師’的每個家庭。”刀鋒過處,滲出殷紅汁液——分明是底層學子被錯誤志愿碾碎的人生。
然蛋糕太大,一人焉能分盡?湖北黃岡的班主任憤然致信:“您一句‘法學紅牌’,全班32個孩子徹夜難眠!”更有一評如淬毒匕首:“我兒因您一句話改志愿,今在985學冷門專業日日以淚洗面。”張雪峰見此,冷汗涔涔而下:“流量放大效應下,每句話都可能改變孩子人生。”刀愈利,手愈顫。他轉身向曠野呼喊:“越是底層的家庭,孩子的試錯機會就越少!”聲未落,四壁已蕩起無數回響——那是萬千草根父母在絕望中拍紅了手掌。
張雪峰躬身退出舞臺,幕布縫隙間猶見“蛋糕”上爪痕交錯。有司匆匆出臺《教育類直播規范》,平臺急貼“高考信息真偽”標簽,恍如給腐肉噴灑香水。而那位在985名校哭泣的青年,他的眼淚可會在象牙塔石階上砸出淺坑?可會被晚風裹挾著,飄向更多填志愿的窗前?
蛋糕倒是有的,只是沾著年輕學子的血汗。張雪峰抽刀斷糕之際,我們不妨撫心自問:他退場之后,下一個揮刀者,會不會就坐在你我之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