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商業認知,解讀財富密碼」
本文是萬叔的第688篇原創
大家好,我是創始人萬叔。
之前跟大家有個承諾,喜歡到100就把組織進化階段的內容,提上日程。
這個組織階段,不是任何教科書上的分析方法.
萬叔自己,在多年的咨詢實踐中,觀察和總結出來的。
因為這個視角,更利于我們觀察工具價值,結構價值和資源價值,所以就放在創始人筆記里。
解釋世界的模型,大多沒有對錯,只有合適和不合適,因為世界是復雜的,模型只是它其中的一個面。
如果沒有看上一篇的話,建議先轉到這篇文章,讀起來會更順暢。
以下是正文。
第3個階段是,諸侯化階段。
組織從多面手到部門,從部門到事業部,從事業部到分子公司,不斷的分化。
在這個階段,由于管控的抓大放小,子公司的負責人,擁有了超越部門的權限。
組織有了結構,個人就擁有了結構價值。
萬叔不是教你怎么做壞事,只講一些正面的拿得上臺面的事。
當你們還是一個小團隊的時候,是不是劫個生辰綱,晁蓋吳用都得親自上場?
而組織大了,是不是就可以點兵點將了?
這個選擇權,就是結構價值。
比方說,要做一個咨詢項目,你選哪家都是選,你能不能選那個跟你關系更好,更聽你調配的公司?
這里絕對不是什么壞事,什么行賄受賄什么的,不是的哈。
而是,選擇采購方,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你怎么選?
在出的方案,左右都行的情況下,他給你提交哪個方案?
各種滿減方案,采購卡方案,返利方案,積分方案,有多少是專門為了流程合規而設置的?
這里面很多書本上不教的,需要置身事內,言傳身教的東西。
星球里經常有人問萬叔,是在總部當一個部門負責人,還是去下面分子公司當副總。
萬叔的回答是,哪個地方更利于你,提升更有結構價值,你就去哪個地方。
這個事情不能一概而論的。
有時候決策權在中央,有時候決策權在地方。
央地博弈,總公司和分子公司的博弈,總部和地頭蛇的博弈……
告訴你一條路一個公式,什么是對的,這叫培訓。
根據你自己的情況,找到屬于你自己的路,給出針對你的解決方案,這叫咨詢。
所以,如果一個組織如果規模還很小,一切都在創始人眼皮底下,清清楚楚。
那你干多少活拿多少錢,也比較清晰。
但一旦權力分封,產生組織結構,下面有了一定的自主權,就會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
萬叔見過,明明工資比市場要低30%,但就是不走的。
調研訪談的時候問,這個子公司的高管,也就是一笑。
也還見過,投標的時候低價中標,明顯低于市場價,項目一定會虧的。
但你永遠要相信,殺頭的買賣有人干,賠本的買賣沒人干。
背后都有其他的商業邏輯,拐了個彎,最終又實現了目的。
如果上面的故事你聽不太懂,說明你還沒有接觸過結構,價值要努力升到管理層。
如果你已經是管理層了,但你還是沒有聽太懂,那你要當心。
萬叔在人生躍遷課里面,講過5種假管理。
如果你是其中的任何一種,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被老板畫大餅了?
什么合伙人,副總,法人,都是名頭。
本質還是你拿到手的錢,有多少未來的收益期望能達到多少?
以及你手里的那些,看不見的結構價值,認知差的勢能,折算完有多少?
什么是量化模型,這就是量化模型。
把一個個可感知不可描述的事件,量化成可描述可比較的數值。這就是咨詢的意義和價值。
那組織還有沒有再更進一步的形態呢?
有的,那就是官僚形態。
前面的諸侯化,你作為一個普通人,還是有期待的。
過去20年,如果在建設板塊地產行業的家伙,應該是有體會的。
中國過去20年地產狂奔式的發展。
一個聰明機靈的年輕人,在一個項目上跟了一個項目。
公司也不斷發展壯大,從同時開一個項目變兩個,兩個變4個,4個變8個。
很可能這個年輕人,下一輪就成了技術主任。
再下一輪就成了項目經理。
再下兩輪就成了項目總-城市總……
這當然也有個人努力的因素,但整體上是因為組織在不斷的分裂,而每一個項目上都需要有項目總。
萬叔在咨詢行業普遍3~5年才能獨當一面的情況下,工作兩年多一點,成為項目經理,有自己努力的成分。
那更多的是因為公司在發展,項目越來越多,你才有機會。
而官僚形態,則是組織結構成長完畢,一個蘿卜一個坑,大家靠關系,靠裙帶,靠血源,不斷的輪回和重復的組織形態。
對年輕人來說,只有極少數能夠獲得提拔和重用。
就像以前的科舉,看似是有階級躍遷的機會,實際上多數被翰林院把守。
普通人家,能識字讀書都已經很困難了。
這種組織形態,不僅是組織的問題,更多的是時代的悲哀。
要不,你就按部就班的爬天梯,到了某一個階段到頂了就被淘汰。
有的人工作到60歲,但30歲就已經被淘汰了。
當然這種淘汰不是說你以后就沒工作沒錢了,而是封頂你人生價值的天花板。
你只可以到此,不能再向上走一步。
所以,作為萬叔的讀者,一幫熱氣騰騰,不畏艱難,努力奮斗,階級躍遷的家伙。
你們的畫像,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
從宏觀上來講,去大城市,去新錢區,去有活力、有機會的地方。
城市在擴張,組織在擴張,技術在更新和迭代,不斷的新錢涌入。
這是人生躍遷的大方向和戰略。
如果你在縣城在小地方,家里又沒有關系,你父親的水平,很可能就是你的天花板,你的水平可能就是你兒子的天花板。
不要覺得你父親在廠里當工人,打工人家年輕的時候這也算是進大廠。
而你呢,可能連大廠都沒有進。
從微觀上來講,階級躍遷的人,應該是一幫永遠奮斗,永遠學習,永遠進步,永遠抓住機會的家伙。
不是那種機會來了,我再努力一把,而是不斷努力,恰巧就碰見了機會那種越努力越幸運的人。
比如疫情了,閑在家里,你明明知道公眾號已經快到尾聲了,愿不愿意再去拼一把,學一把?
不功利,而是以身入局,什么時候都不晚。
比如人工智能來了,你這個行業、你的崗位暫時用不上,你愿不愿意去接觸這些新事物,愿不愿意去學,這些無用之用?
愿不愿意當成自己的一種愛好,去創造價值,不求回報。
比如,宏觀增長動能的引擎,從投資轉向消費。
你愿不愿意投身到新時代,新引擎,新事物中去?
還是像非洲人抓猴子一樣,做那個拿著堅果,不肯松手的猴子?
PS:上月末忘了,今天開一次打賞。
對這個事情有自己思考的,或者這個月有哪一篇文章有感觸的,想要進一步鏈接,被當成自己人的。
可以點個打賞,打賞次數,是小助理判斷你,跟我關系好不好的重要標準。
那些張嘴就噴,也沒打賞過的,小助理看到留言,可能直接就拉黑了。
另外,今天打賞以后,可以說句悄悄話,小助理不篩選,
萬叔都看得到
關注萬叔,階級躍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