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及時雨”
作者 | 勝馬財經 許可
編輯 | 歐陽文
近日,浙商銀行在2024年度股東大會會議材料中披露,擬申請發行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金融債券,發行額度有效期至2026年6月底。這一規模較該行2024年全年發行的630億元金融債大幅提升58%。債券品種將覆蓋小微金融債、綠色金融債、科創債等專項品種,資本性質債券額度則另行申請。議案已通過董事會審議,將于6月13日提交股東大會表決。
據議案披露,當前3年期AAA級金融債發行利率約為2%,較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低30個基點(BP),通過金融債置換高成本存款,浙商銀行可顯著改善負債結構。2024年以來,我國利率水平下行速度有所加快,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創下歷史新低。通過加大長期限負債配置,主動拓展長期限資金來源,抓住市場利率低位加快發行、提前鎖定負債利率,可有效降低全行負債成本。
浙商銀行千億金融債計劃并非孤例,而是銀行業負債端轉型的縮影。近年來,國內市場金融債發行規模不斷增長,驅動因素主要是利率下行期的套利空間,國債收益率創出新低為銀行鎖定長期低成本資金提供了機遇。
數據顯示,浙商銀行去年債券投資收益達148.54億元,同比增長57.17億元,有效對沖了其他營收項壓力。但風向正在轉變,今年一季度該行投資收益同比減少16.45億元,利息凈收入僅微增1.63億元。在債券投資回報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通過主動負債管理降低成本,比依賴市場波動獲利更為穩定和可持續。
浙商銀行發行金融債并非單純財務操作,其終極指向仍是服務實體經濟。截至2024年末,浙商銀行專項債券資金持續流向普惠金融領域——已累計投放小微貸款超2萬億元,服務小微企業近70萬戶,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超3500億元,省內存量位居全國性銀行首位。未來隨著金融債券發行落地,更多資金將注入小微、綠色、科創等經濟周期弱敏感領域。這種通過市場化融資反哺實體的模式,既符合國家“五篇大文章”導向,也為銀行穿越經濟周期筑起護城河。
END
勝馬財經誠意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