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關注”燃竹君,共談歷史風云
最新的消息,韓國共同民主黨的候選人李在明,成了韓國的總統。
而且因為之前尹錫悅一系列動作的關系,導致總統職位長時間出現空缺,李在明將會立即赴任。
關于李在明的勝選,如果不是因為他受到了一些法律上指控,有可能會對競選產生一些波折,但,從明面上的競選數據看,他成功是毋庸置疑的。
“我對我們人民的偉大決定,表示敬意!我將盡我所能履行賦予我的,不辜負人民的期望!”
上面是李在明勝選后,對支持者的部分感謝致辭!
他話中的一些內容,寄托了他對韓國未來的發展期許。
但是通過媒體爆料出來的一件事,大家聽了之后,卻覺得特別揪心,“推動把總統辦公的地點遷回青瓦臺。”
我們都知道,在外界傳聞當中,韓國歷史中有所謂的“青瓦臺魔咒”:
不少當選韓國總統的人,結局似乎不是太好!
樸正熙被殺、盧武鉉自殺,樸槿惠鋃鐺入獄,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甚至上一任總統尹錫悅的境況,也不是特別妙。
大家不知道的是,就是尹錫悅當選總統之后,把總統辦公地點從青瓦臺遷到了首爾龍山區的國防部大樓。
雖然不知道他是不是有意無意,嘗試避免著青瓦臺什么,但尹錫悅最終還是沒能拒絕這份屬于韓國歷史的特殊恩賜。
那么,如今李在明剛當上總統,就想回到青瓦臺辦公,是不是太急了點呢?
難道李在明真的覺得自己一身正氣,可以抵擋一切麻煩嗎?
1.李在明的過去
關于李在明的過去,很多人都知道,出生于1964年,兄弟姐妹一共七個人。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他不是什么名門政客后裔,更不是財閥培養出來的精英,他的家庭就是普通的家庭。
跟我們過去一樣,本來就很貧窮,但生的孩子卻很多。
兄弟姐妹很多,他又算比較小的,哥哥姐姐的照顧和教訓,反正都沒少挨。
在中國某些地方,有這樣的玩笑話,“老大沒有老小聰明!”
雖然不知道李在明的家庭是不是這樣,但是李在明聰明是毋庸置疑的。
他是自學的法律,然后走上從政之路。
其實,李在明一開始也沒打算從政。
原因很簡單,因為歷史的原因,韓國競選機制,需要大把的錢才能上去,以他一個普通孩子的家庭環境,是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錢參選的。
轉機發生在盧武鉉當選韓國總統之后,對選舉機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以至于后來的選舉,沒以前那么費錢。
有理想、有抱負的李在明,便下定決心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從政。
不過沒出身,沒人支持的他,一開始的職業生涯,并不完美,還多次遭遇失敗!
真正讓他站穩腳跟的是2010年,他擔任了京畿道城南市市長。
當時的城南市財政瀕亂作一團,他上任之后,搞了一系列大動作之后,很快穩住了局面。
財政有錢了,他又趁勢推出了很多惠民政策,因此廣受好評。
這之后,他名氣與日俱增!
這里插一句,治大國如烹小鮮,從側面反映,李在明的管理能力是有的。
但是,如果韓國政壇是一汪死水,他李在明本來是很難有出頭機會的。
問題,歷史告訴我們,它不是。
韓國總統樸槿惠的出事,李在明奔走疾呼,要求對其處罰,更讓李在明風頭無兩。
大家忽略的是,2017年他就嘗試參選過總統,不過惜敗于自己黨內的對手文在寅。
畢竟,那時的文在寅影響力,還是強了幾分。
文在寅離任之后,他自然會參選下一任的總統選舉,不過仍然很可惜,不知什么原因,他敗給了對方。
2025年,是他的第三次嘗試競選,最終他以49.42%的票數領先,成功的當選了韓國總統。
有件事,給大家說一下,排在第2位的人是金文洙,這個人的履歷,似乎跟李在明有某種相似之處。
都是從普通人走出來的,過程很勵志,只不過可能因為年紀的關系,沒李在明的活力(李在明每次整的的事都不小),所以影響力沒那么大,才被人忽略了。
其實,他的得票數也不低,41.15%!
不過話說回來,李在明雖然贏得了總統選舉,但是他的個人爭議也不少,以至于他當選總統之前,還有一些案子沒有了結。。
只不過,這些事情會不會影響到他的執政,還不知道。
2.李在明身上的問題
那么李在明身上有哪些問題呢?
對于他的指控,實際上是有不少的。
比如貪腐、瀆職、受賄等等(樸槿惠最后出事,好像也有類似的罪名),這些問題,說大也不大,說小還真不小。
這些問題隨著他當選總統,或許會被暫時擱置。
可是等到他總統任期結束,這些可以左右人生的問題,未必不會放大,以至于被別人重提、翻出舊賬呢?
所以他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再加上他有意遷回青瓦臺辦公,不得不讓人懷疑:李在明會打破青瓦臺歷史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嗎?
3.李在明上任之后,要處理的問題
我們稍微看了一下,李在明一些歷史性的觀點,我挑出來兩點非常有意思的,供大家品鑒。
第一點,他非常希望緩和朝鮮之間的關系,利用和平,給韓國人帶來發展機會!
第二點,他曾有意無意地表示,希望韓國財閥不要存在,給更多人予以希望。
但是他的理想和愿望,實現起來非常難。
韓國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問題之后,他上任之后,恐怕最先要做的就是緩和各派之間的關系,齊心協力保證國內的太平。
但他如果做上面兩件事,恐怕都有不小的風險。
比如,緩和韓國與朝鮮之間的關系,就不是那么容易。
韓國歷史隨著樸正熙上臺,逐漸形成一個龐大的軍方力量,雖然最后韓國軍方將政權交給了人民,但是韓國軍方并不是就此消失了。
相反,他們一直都在,而且還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韓國政局的走向。
例如當初尹錫悅發布禁令的時候,實際上如果軍方立場非常堅定的支持,恐怕今天韓國的局面又是另一番模樣。
而韓國軍方,歷來是以朝鮮為假想敵,一旦朝韓雙方的關系出現緩和,那么就意味著韓國軍方的存在意義會顯著降低。
或者說簡單一點,韓國軍方還有一直維持自己龐大力量的必要嗎?
李在明一旦想要從發展需要緩和朝韓關系,軍方會不會反對,就很難說了。
對于李在明而言,做這件事之前,如何能夠安撫住軍方,恐怕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另外一個關于韓國財閥的問題,外界一直有傳言,韓國的三星公司,給韓國帶來的經濟增量,占了韓國GDP的很大一部分。
當然,三星是不是財閥,咱不知道,但即便是,財閥也不止他一個。
韓國財閥的存在歷史,經歷了幾十年的歲月,早已根深蒂固。
李在明如果對財閥們施加壓力,那么韓國的財閥,如何反擊,他如何應對,也是一個問題。
其實,我們剛才上一個標題下李在明的個人問題,根本不是大問題,真正有問題的事,是上面這些問題。
如果他想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解決掉認為阻礙韓國發展的歷史問題,便會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這時候,他的個人問題,才會變得致命,尤其是他離任之后。
4.寫到最后
我曾經刷到高志凱老師對于李在明的評價,他的大致意思是:李在明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人。
也就是說,李在明多少有深謀遠慮的稟賦。
我們剛才說了,他當城南市長的時候,做的事情有棱有角,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可能并不是大家口中的“網紅政治家”那么簡單。
真如高志凱老師所說,至少李在明對于自己的未來,會有些預判吧。
那么,在未來他的執政之路上,大概率會盡量避免所謂的“青瓦臺魔咒”。
既然他敢在背后麻煩沒有解決的時候,就去競選總統,當選之后,又有勇氣把總統府遷回青瓦臺。
不管能否成功,都說明他多少有點底氣,應對未來的危機,也包括平衡各方之間的關系。
如果他注意力集中一點,未必不能再次從韓國滾滾歷史洪流中,全身而退!
當初文在寅(至少現在看,文在寅算是全身而退)能做到的,他未必做不到,大家覺得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