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綠豆湯
最近這半年,#飼料這條賽道可一點兒都不平靜。這背后,#關稅摩擦成為重要因素之一。
要知道,美國是我國飼料原料(#大豆、#玉米)的主要供應國之一。去年,美國占我國大豆進口量比例大約是23%,玉米占比為15%。今年3月,我國官方發布公告,對原產于美國的玉米、大豆等#農產品 加征10%-15%關稅,同時暫停3家美國企業大豆輸華資質。
這無疑增加了飼料原料的進口成本。
而就在上個月,中美雙方就關稅達成了一致意見,雙方都各退一步,取消了91%關稅,讓劇情又迎來了反轉。
在這樣的背景下,飼料的核心原料之一——豆粕,就迎來了暴跌,單周價格從3867元/噸降至3186元/噸,跌幅達17.6%,直接上演了“過山車”的行情。可以說飼料的成本迎來了“大放水”。
基于此,飼料玩家在資本市場最近也迎來了高度關注。比如#海大集團(002311)從4月初股價迎來了震蕩上行,目前已經突破了60元/股。
海大集團股價變化(來源:百度)
那么,飼料這個行業未來究竟將何去何從?玩家們的業績表現到底如何呢?筆者今天帶你來一探究竟。
一、產量首降,競爭激烈
從去年我國飼料行業整體發展來看,可以說交出了一份“冰火兩重天”的成績單。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去年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降至3.15億噸,比2023年下降了2.1%,也是近十年來首次下跌。如果進一步拆分,像豬飼料、反芻動物飼料等傳統品類產量普遍下降。
但是如果在危機中尋找機會,你會發現飼料添加劑板塊成為最大亮點,這個細分賽道的總產值突破了1310億元,同比上漲了7.5%,像氨基酸、抗氧化劑等品類增幅超20%。這背后的邏輯其實是技術創新,比如替代蛋白研發和精準營養配方技術的不斷突破。
我國飼料產量 (來源:飼料研究)
而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飼料年產百萬噸以上的玩家一共有34位,占據了全國超過53%的產量,雖然行業集中度不高,但這些年隨著中小玩家的不斷出清,頭部玩家的領先優勢在不斷擴大。但整體來說,行業的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
另一方面,去年的飼料價格,也是呈現出震蕩下滑的走勢。長線看,去年飼料價格處于近五年內低位。就比如去年前三季度,豬、蛋雞、肉雞的配合飼料價格同比下降8.6%-9.5%。
這背后也體現出,飼料行業處于下行周期中。
二、業績分化,尋求新布局
如果放眼全球,你會發現,全球產量前十的飼料企業,中國企業占了一半,而且前三名全部都是國內玩家。所以,飼料產業看中國,這句話一點兒毛病也沒有。
從我國去年飼料玩家的業績來看,是業績分化的一年,頭部玩家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
比如飼料龍頭玩家海大集團出現了“增利不增收”狀況。其中,飼料板塊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了近5%,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比例接近80%。但是,公司飼料銷量實現了正向增長,而且飼料銷量(2625萬噸)已超過原來的飼料老大#新希望(000876)。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行業整體飼料價格的下降。
飼料企業業績變化(來源:上市公司年報)
雖然飼料營收下降,但是海大集團2024年超過45億元的凈利潤達到近年峰值,毛利率也到達了11.3%,今年一季度更是接近13%。
無獨有偶,新希望將飼料作為公司的核心主業,去年扣非后凈利潤實現113.37%增幅,歸母凈利潤已經突破了4.7億元,去年實現飼料總銷量2596萬噸,海外市場實現飼料銷量525萬噸,繼續保持中國飼料企業出海的領先地位。
新希望業績情況 (來源:公司年報)
但不是所有玩家都在行業下行的情況下實現正增長。比如#大禹生物(871970)去年營業收入下降了23.7%,歸母凈利潤同比驟降1045%,公司從2023年就開始出現虧損。
所以,最近公司也在積極尋求轉型。在主營業務飼料、飼料添加劑之外,擬延伸產業鏈進軍生豬養殖業務。在筆者看來,生豬養殖處于生豬產業鏈的中游環節,70%以上的養殖成本來自飼料費用,飼料玩家進軍養殖,單從節約成本這個點來看,還是有一定的優勢。
除此之外,#天康生物(002100)的飼料2024年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8%至53.45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比重已經下降至31%,可以說,公司飼料業務面臨需求疲軟與原料波動的雙重挑戰。
跟大禹生物相似,天康生物也表示,生豬產業2024年躍升為公司營收貢獻最高的板塊,公司未來將進一步擴大生豬養殖業務規模。
三、期待行業反轉
如果我們進一步深挖飼料這個行業,價和量影響著這個行業的景氣度。
從價格來看,就是飼料原材料(比如玉米、豆粕)的價格行情影響著產品單價。而原材料價格相對透明,導致下游飼料企業提價空間較小。一般來說,若原料成本下降,則企業飼料價格也會跟隨下調,拖累其飼料業務營收增長。
而從產量上來看,目前國內的產量正在走出低迷。比如今年4月,全國工業飼料產量2753萬噸,同比增長9.0%。其中,配合飼料、濃縮飼料、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同比分別增長9.1%、6.5%、9.7%。預計去年的飼料產量也有望同比增長。
這背后的原因之一,也是生豬存欄恢復,肉禽養殖存欄持續高位導致的。
除此之外,增長的另外一種途徑是尋求海外的機會。用一組數據來說明。從養殖體量的角度看,非洲、東南亞和南美洲下游養殖增速顯著更高,2018-2023年亞洲(除中國)、南美洲養殖水產品產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5%、7.2%,顯著高于中國2.3%的水平。
說明海外是一個潛在的增長點。所以,出海大概率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