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墨墨,本名蔡哲軒,前媒體人,現為自由撰稿人、作者、譯者、項目策劃人,同時是實體唱片收藏者、流行音樂產業、演出產業及流行音樂文化現象觀察研究者。
作品包括譯作《音樂是怎么變成免費午餐的》《大衛·鮑伊訪談錄》、著作《林憶蓮:野花》等。
書接,在5月14日于上海舉行的“環球音樂大中華區全新廠牌發布儀式”上,除了著名的爵士“藍”朋友Blue Note唱片成立的中國廠牌藍色音符唱片中國(Blue Note Records China)之外,另一家以明黃色為標記的傳奇古典音樂廠牌也在同一天成立了中國廠牌,那就是歷史悠久的古典音樂的“正黃旗”——德意志留聲機(Deutsche Grammophon,DG)。
德意志留聲機中國正式啟幕。圖源:環球音樂集團
按慣例,依舊先給大家上一個省流版DG唱片歷史小傳:
DG公司創立于1898年的德國柏林,其創始人正是圓盤型唱片和唱機的發明者本尊——埃米爾·伯林納,因此可以說,德意志留聲機是世界上現存“血統最純正”的唱片品牌。
圓盤形唱片和唱機的發明者伯林納。圖源:網絡
120多年來,德意志唱片公司始終是全球最重要的古典音樂廠牌之一,簽約或合作過卡拉揚、弗里喬伊、霍洛維茲、伯恩斯坦、阿巴多、阿格里奇、安妮·蘇菲-穆特等等大師級人馬,以及國際著名樂團和無數偉大的音樂家,見證了整個20世紀的古典音樂發展。進入21世紀后,Yannick Nézet-Séguin、Alice Sara Ott、Andreas Ottensamer、Jan Lisiecki和Daniil Trifonov等等為DG注入了古典音樂的年輕血液。DG以精益求精的錄音和制作為全世界貢獻和留存了一座古典音樂藝術寶庫。如果要用一種顏色來定義唱片時代的古典音樂,那無疑就是DG的logo上的那抹鮮亮的明黃色。
Deutsche Grammophon廠牌的輝煌歷程。視頻由環球音樂集團提供
而隨著這次德意志留聲機中國(Deutsche Grammophon China)廠牌的成立,DG的logo有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全新形象:明黃色的底色上第一次加上了“中國”字樣。
DG中國logo,由環球音樂集團提供
全新的DG中國成立之際,還宣布任命三位之前就已經簽約DG的中國藝術家為DG中國的藝術顧問。他們分別是: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古典鋼琴巨星王羽佳,以及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指揮家余隆先生。
國際鋼琴大師郎朗祝賀DG中國成立。視頻由環球音樂集團提供
不過一向以來,古典音樂對于中國來說是一種所謂“他者”的存在,因此DG中國的成立似乎天然就會令樂迷產生“是不是只是來中國掛個牌子”的疑問。這樣的疑問在上一次《》的推送里就發生過,有朋友留言讓我聊聊Blue Note中國和DG中國到底是“對中國藝術家的推動”還是“只是本土化策略的中國特供”?
圖源:微信公眾號:墨墨亭子間
我個人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是,中國早就過了在世界音樂產業里“積貧積弱”和“盜版占市場95%以上”的年代了,今天的中國是IFPI統計的全球第五大音樂市場,IFPI并預測中國將在很短時間內進入三甲位置,這個市場是絕對不可能被忽視的,尤其像Blue Note和DG這樣在各自音樂領域里屬于“世界頂流”的廠牌,中國是他們接下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因此正如環球音樂集團市場發展執行副總裁亞當?格蘭奈特(Adam Granite)在5月14日的“環球音樂大中華區全新廠牌發布儀式”上說的,Blue Note和DG“這兩個廠牌落地中國不僅僅是把兩個商標掛在環球音樂集團中國公司的門口,而是真的把廠牌背后所承載的一切,包括傳承、精神、資源和能力等等都帶到中國來”。
環球音樂集團市場發展執行副總裁Adam Granite。圖源:環球音樂集團
至少有一件事已經可以為這位環球音樂集團的全球高層這番足夠直白的話做印證:5月14日在上海出席儀式的Blue Note全球總裁唐·沃斯(Don Was)其實之前在中國已經呆了近一個月時間,這位享譽世界樂壇半世紀的傳奇音樂人在這一個月里高頻度地出現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發圈的除了我各個音樂廠牌的朋友,還有各家音樂機構、音樂制作人和音樂人、錄音室等等,很顯然,Blue Note的現任掌門人帶著他的傳奇廠牌完全“下沉”到了中國,“扎根”在了中國。
Blue Note Records 全球總裁Don Was。圖源:環球音樂集團
DG,同樣也是如此。在DG中國官宣成立后僅一周,廠牌的首張專輯就于5月23日發行,可見DG中國是有備而來。這張DG中國的開山首作來自大提琴演奏家王健先生演繹的《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
▽點擊圖片,即刻珍藏實體專輯
《巴赫:大提琴無伴奏組曲》封面。由環球音樂集團提供
王健正是DG在三十年前簽約的第一位華人音樂家,多年來他的唱片的封底都標注著“德國制造”的字樣,而三十年后的今天,這位享譽世界的中國古典音樂大師的專輯終于豪邁地在封面上寫上了“中國”二字。
德意志留聲機唱片總裁兼新業務戰略負責人克萊門斯?特勞特曼博士(Dr.Clemens Trautmann)。圖源:環球音樂集團
最后,留給各位樂迷一個關于DG唱片的歷史小彩蛋:圓盤型唱片和唱機的發明者埃米爾·伯林納在1898年創立DG的同時,還創立了另一家唱片公司The Gramophone Company Limited,并把DG設立為了The Gramophone Company Limited的全資子公司,而這家The Gramophone Company Limited,正是如今也是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廠牌——大名鼎鼎的EMI唱片公司的前身。
中國樂迷肯定對EMI唱片曾經的中文譯名——“百代”不會陌生。百代唱片1908年便在上海設立了中國分公司,并開展了中國最早的錄音工作,包括京劇在內中國各地方戲曲和傳統音樂多由百代的錄音工作留存;1920年代初期百代在上海徐家匯建造唱片工廠和錄音室,第一張“中國制造”的唱片在上海百代公司誕生,由此拉開了中國百年唱片工業的大幕,另外百代唱片也是中國現代流行歌曲的源流“時代曲”最重要的推動者:
上海百代唱片公司舊址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DG今天在中國成立DG中國廠牌,恐怕就是要繼承它“一奶同胞”的兄弟一百多年前在中國為中國唱片工業和現代音樂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光榮使命呢!
*微信編輯:Park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轉載、投稿、合作:歡迎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