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西安全面完成中心城區南北軸線、二環路等108條城市道路標準化、規范化、智慧化改造,城區通行效率提升15%左右。
今年,改變仍在繼續。
城北,張家堡片區城市公共空間更新與功能提升工程正在穩步有序推進;而在城南,長安街拓寬改造工程也已悄然開工。
而城南這條與15號線并行的道路,或將加速人們期待中的“西安城南橫軸線”的成型。
XI'AN
長安街拓寬改造工程已開工
根據“今朝長安”微信公眾號6月3日文章顯示,當日,長安區區長、航天基地管委會主任張軍來到長安街郭杜段,檢查長安街拓寬改造工程實施情況,了解項目規劃設計、拆遷進展情況。
顯然,這一被列入西安市2025年十個方面30項為民實事實施方案之中的道路工程已經悄然開工了。
長安街是長安區東西走向的重要主干道,是貫穿高新區、長安區、航天新城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過境交通流量大。一方面,路段周邊分布較多小區、學校、寫字樓、機關單位等交通吸發點;另一方面,經過該路段的公交線路密集,行人非機動車流量大,交通流混雜,進而導致該路段高峰出行需求大,出行時間較為集中,潮汐特性明顯。西安公安交警大數據顯示,西長安街高峰小時吞吐量可達6500余輛。
而此次長安街拓寬改造工程橫跨長安區、航天基地,全長14.9公里。通過道路瓶頸路段擴容改造、交叉口精細化設計、道路及交安設施提升等措施,對郭杜街-長安街進行整體提升改造。
改造完成后,全線高峰時段整體服務水平達到車流穩定、延誤可控,部分瓶頸路段通行能力提升20%~30%,將改善市民出行環境及品質,提升市民幸福感。
而就在不久前,西安市地鐵15號線一期沿線郭杜街-長安街提升改造工程項目的環境影響登記表已經完成備案。
該項目工程范圍西起西灃路,東至雁引路,道路全長14.9km,道路紅線50m。主要改造內容包括:15號線沿線城市主干道路改擴建,渠化改造沿線道路交叉口,優化及改造沿線道路范圍內的公交站點、慢行系統、交通管理設施,提升周邊綠化等。
擬投入日期為,2025年12月31日。
可見,此次長安街拓寬改造工程是包含在地鐵15號線一期沿線環境提升工程之中的。
根據2025年為民實事實施方案中顯示,地鐵15號線一期建設和郭杜街—長安街提升改造項目建設資金,按照“政府主導、市區共建”模式,由市級和沿線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財政及市軌道集團共同承擔。
進度計劃為:
地鐵15號線一期和地鐵出入口交通微中心建設項目。一季度,地鐵15號線啟動動車調試,啟動微中心設計招標工作。二季度,地鐵15號線站臺門完成封閉,開展微中心設計方案專業接口對接。三季度,地鐵15號線具備空載試運行條件,開工建設交通微中心。四季度,地鐵15號線具備開通初期運營條件,微中心同步投入使用。
8個地鐵出入口交通微中心微中心站點分別為:郭杜站、櫻花廣場站、郵電大學站、長安廣場站、航天城站、皇子坡站、東長安街站、東兆余站。
市政道路微改造項目。一季度,制定項目方案;二季度,開展規劃方案聯評聯審及完成可研編制;三季度,啟動第一批主干路微改造工程;四季度,啟動第二批主干路微改造及次支路微改造工程,2026年春節前完成主體建設。
顯然,為了配合15號線的建設進度,郭杜街—長安街提升改造項目在二季度末就已提速開工,或許該項目將與西安地鐵15號線在年末攜手亮相。
IXIAN.CN
此次,市政道路改造配合軌道交通線路的建設,其實在去年開通的8號線中已經有過初步實踐。
而何為地鐵微中心,公開信息顯示,近幾年,國內多座地鐵城市發力建設“微中心”。2021年北京市提出要規劃建設一批“軌道交通微中心”,推進站城融合發展。微中心站點周邊一般布局生活性服務業等多種功能和公共設施,使市民在完成日常通勤的同時,能夠就近完成購物、娛樂等活動。
以8號(環)線大唐不夜城站為例,利用站外地面空間在出入口附近建設約400個非機動停車位,并安裝非機動車充電設施。在該站A、D出入口外建設風雨連廊,與公交站臺無縫銜接,并靈活設置充電、寄存、電子導向等服務設施,提高服務市民出行場景。
而相較于8號線的牛刀小試,在全線13站就設置微中心多達8站的地鐵15號線一期,顯然將帶給我們更多驚喜。
作為地鐵三期最后一條在建路線,也是今年唯一一條開通的路線,這條軌道線路,將成為橫貫大城南的軌交軸線。
屆時,這條位于城南的東西向快速通道,將串聯西安高新區、長安區和航天基地,滿足三大區域市民的基本出行需求,覆蓋西長安街段沿線及周邊大學城區域內的眾多高校,有效緩解該區域的交通壓力,成為西安南部重要客流走廊。
而面向未來,根據航天基地國土空間詳細規劃顯示,15號線將從東兆余站繼續向東延伸,大致1公里后轉折,進入曲江新區板塊,沿雁翔路一路北上。
根據西安東站規劃建設情況,未來15號線將引入西安東站。預計15號線在南三環附近轉折向東,最終進入超級綜合交通樞紐西安東站。
至于15號線西段延伸方向,此前在《西安市高新片區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公示》中顯示,15號線將繼續向西延伸,跨越灃河,橫穿高新CID、絲路科學城,進入鄠邑區。
《西安市鄠邑區(自管區)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則顯示,地鐵15號線西段,在經過細柳站之后,橫穿高新CID、絲路科學城,向西南延伸至鄠邑站。
屆時,地鐵15號線的意義將再次升級,一線串聯兩大鐵路樞紐站,不僅橫貫大城南,更是縱橫鏈接西南-東南,同時進一步吻合《西安市高新片區國土空間詳細規劃》中所提出的“絲路科技軸”,將鄠邑渼陂科技新城-雙中心承載區-城市客廳-信息港-長安大學城-航天城一線貫穿。
在疏解中心城區過密的建筑和人口的過程中,長安區作為和航天基地實行區政合一、一體化運行的主體,也肩負著向南延伸城市核心功能,與高新區、航天基地規劃聯通、產業協同的任務。
而這條以軌道交通和城市主干道為核心的城南橫軸線,或將成為完成這些重任的關鍵一環。
藍圖已經繪就,這條城南橫軸線能否如人所愿,我們將持續關注。
編輯:解革
審核:Lyna
監制:號稱嬉皮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