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5年春暮之際,越南人民軍帶著勢不可擋之姿,向南越的心臟地帶西貢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他們不惜犧牲,不畏流血,以巨大的代價鋪就了越南南北統一的道路。按理來說,在祖國終于一統天下的時刻,應當是停止漫長的戰亂,讓越南進入一個卸下戰甲、休養生息的新階段。
可事與愿違,該國并未有減少軍事力量的打算,反倒是保持了將近百萬的戰士隊伍,并且依舊像過去一樣,派遣使節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請求大量武器裝備的支援。而鄧小平在仔細審閱了這份援助清單后,堅定地拒絕了越南的這一請求,因為他已經識破了越南隱藏的野心。
話說回來,越南究竟藏有何種野心呢?
回顧在一九六八年,毛澤東就首次提出過,中國應該讓支援越南的軍隊一部分回國。然而在一九六四年,毛澤東早已清楚地表達了,中國軍隊應當時刻做好準備,參與越南的戰事。
直到一九六九年,中國的領導人開始勸告越南奉行“自力更生”的政策,并與蘇聯保持適度的距離。然而,越南政府并未接受這些建議,反而更加緊密地依附于蘇聯。
對此,鄧小平回憶說:“我記得毛主席曾經指出,我們對越南問題的關注過度了,根據現在的情況看來,毛澤東同志的確有著非凡的預見?!?/p>
在深感失望之際,中國決定中斷與越南的交往。因此,當越南在實現國家一統后,繼續向中國索求武器裝備時,鄧小平毫不猶豫地回絕了他們的要求。因為鄧小平清晰地認識到,越南的野心不僅僅停留在國家統一之上,他們的視線還延伸至老撾、甚至泰國。
越南隨后摘下了偽裝,公開地與中國為敵。因此,越南在中越邊境不斷地挑起爭端,同時還無情地驅逐在越的諸多華僑。
在此期間,越南控制了老撾和柬埔寨之后,其勢力迅速擴張,與北方的蘇聯相互配合,對中國構成了夾擊之勢。在鄧小平看來,必須對越南進行果斷的打擊。
一方面,中國期望透過戰事向越南傳達警示,勿圖與蘇聯合作以威脅中國;在另一方面,也期望透過戰事削減越南的國力,使其難以有效地控制老撾和柬埔寨,進而支持柬埔寨人民的反抗越南獨立之戰。
在這個時候,越南的經濟支柱——蘇聯,也因為長期的軍事消耗而變得疲弱,對越南的經濟援助也逐漸變得力不從心。在柬埔寨,越南也因為抗越游擊隊的持續抵抗,逐漸陷入了被動。這個曾經的大國最終變得無力支撐,而那個初現端倪的“印支聯邦”夢想,也即將迎來崩潰的時刻。
面對這一全新的局勢,越南被迫在柬埔寨提前撤出軍隊。1989年4月,柬埔寨修改了基本法規,更名為“柬埔寨國”,終結了與越南的“獨特關系”。同時,越南也完成了在老撾的軍隊撤退。越南有關“印支聯邦”的美好幻想,于是黯然消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