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最后一天,呼格趕上了晚上8點的高鐵,兩個小時后他就可以回到呼和浩特的家里了。上車后,呼格小心翼翼地將裝著幾十盒黃色包裝酸奶的行李箱放到了車門旁的行李架下,仔細固定好,這是他這次到北京來玩兒最惦記的事情。這位來自“中國乳都”呼和浩特的蒙古小伙,竟會如此迷戀紫光園奶皮子酸奶。
這種現象級爆火并非偶然。2024年國慶期間,紫光園創下單日銷售12萬杯的驚人記錄,奶皮子酸奶迅速登上社交平臺熱搜。短短數月后,2025年春節期間,這款酸奶再現“一杯難求”盛況,銷量持續攀升,催生了專業代購甚至黃牛市場——消費者需加價50%才能從二手渠道購得。
現制酸奶的逆襲
歐睿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傳統酸奶市場規模同比下滑10.68%。在剛剛結束的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第31次年會上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乳制品總產量同比減少1.9%,打破五年增長態勢。
根據上海睿農咨詢數據,傳統預包裝酸奶市場連續三年呈現下滑趨勢,2023年銷售額同比下降約7.8%。價格戰愈演愈烈,主流傳統預包裝酸奶價格帶從8~10元降至5元左右,低端產品滯銷與中高端產品分化加劇。
在行業整體下行的背景下,低溫現制酸奶卻呈現出增長勢頭。2023年被譽為“現制酸奶元年”,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月現制酸奶門店數突破2.3萬家,抖音搜索指數單日多次破150萬。魔鏡洞察數據顯示,近三年1-5月的線上銷售額中,低溫酸奶復合增長率高達78.4%。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報告顯示,到 2030 年現制酸奶市場規模將突破 800 億元。沙利文咨詢認為,2025~2030年現制酸奶復合增長率保持在16.8%。這種增長得益于消費者對新鮮、健康、個性化產品的需求升級,以及冷鏈物流技術的進步。
紫光園的成功秘笈
紫光園現制酸奶的破圈兒,正是抓住了這種結構性機會。不過光有天時還遠遠不能描繪出紫光園酸奶爆紅的原因。以創新為核心、與紫光園餐飲的高度融合,是其成為“北京新特產”秘笈。
1、口味創新
酸奶的本質是飲品,飲品要贏得消費者青睞,只有走個性化的道路。奶皮子本是草原民族的傳統奶食,酸奶也非傳統的清真食品。
紫光園將蒙古族傳統奶皮子工藝與現代發酵技術結合,上層凝結的奶皮讓視覺和下勺挖取的手感十分爽滑,一勺凝脂般的奶塊又讓舌頭享受綿密絲滑,醇厚的奶香與細膩的口感,瞬間抓住消費者的味蕾。
2、價格親民
當Blueglass、茉酸奶等品牌推出時,動仄45元一杯的價格讓多少人心驚肉跳。這一兩年價格做了下調,仍然保持在20~30元一杯,“酸奶刺客”的標簽已經牢牢貼上。
紫光園堅持8元一杯,這種定價策略精準擊中了消費者對性價比的需求。在消費降級的背景下,8 元的價格既能保證品質,又能讓消費者輕松接受,形成強大的價格競爭力。
3、產品純粹
與其他現制酸奶品牌不同,紫光園酸奶始終堅持只做原味酸奶。市場上許多現制酸奶專營店為豐富產品線,會添加水果、谷物等輔料,雖然口感更豐富,但也失去了酸奶的純粹。
紫光園深知,酸奶的本質是飲品,唯有專注才能做到極致。其奶皮子酸奶不添加任何水果或其他飲品,以醇厚的口感和天然的奶香贏得消費者信任。這種 “減法” 策略,暗合健康消費趨勢,反而讓產品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
4、佐餐引流
紫光園酸奶的成功,與其餐飲基因密不可分。嚴格說來,酸奶是餐飲的副產品。消費者在用餐前來一杯酸奶,打開了胃口,用餐后再來一杯,可以解膩。這一前一后的消費,成為自然選擇。
在餐飲業態,佐餐品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可以獨立銷售。酸奶的熱銷,會為門店帶來了額外的客流。那些對酸奶的好評、筆記,年輕人在社交平臺曬酸奶打卡照,直接帶動門店客流增長 的,有數據顯示紫光園的某些門店因酸奶引流,客流增長達40%。
加盟的相關問題
紫光園自2022年起呈現爆發式增長之時,就確定了“只直營、不加盟”的發展戰略。按照公開的宣傳資料,未來兩年里紫光園要在北京地區開到500家店。
對于酸奶這個單品,經銷商也是不能加盟的。不過,有一些變通的方法,可以讓外地的朋友也能吃到正品紫光園酸奶,要不然,怎么能叫“北京新特產”……
聲明:文中使用圖片除特別注明外,包括封面圖片均來自百度圖片搜索結果。如涉及使用不當請聯系編者刪除。
提示:
* 本文為“食材界”原創,歡迎業內外媒體轉載。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了解相關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