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東A
來源:封面新聞
當地時間6月4日,根據美國白宮發布的一份聲明,美國總統特朗普全面暫停12個國家的公民以移民和非移民身份進入美國,這些國家分別是阿富汗、緬甸、乍得、剛果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海地、伊朗、利比亞、索馬里、蘇丹和也門。
此外,特朗普還宣布對另外七個國家的公民實施部分限制入境措施,這七個國家是布隆迪、古巴、老撾、塞拉利昂、多哥、土庫曼斯坦和委內瑞拉。
聲明稱,此舉是為了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根據聲明,這項公告對美國合法永久居民、現有簽證持有人、某些簽證類別以及入境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個人給予例外規定。
在上一個總統任期,時任總統特朗普曾在2017年1月上臺后就以國家安全為由頒布行政令,禁止伊拉克、伊朗、利比亞、敘利亞、索馬里、蘇丹和也門等7個穆斯林為主國家的民眾入境。這一禁令被反對者指責為歧視,美國多地法院法官判處暫停實施這一禁令。
隨后,特朗普政府對禁令修改后于2017年3月再次發布禁令,宣布90天內暫時禁止除伊拉克外的上述6國民眾入境,在120天內禁止所有難民身份者入境,以給當局時間考慮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然而,多地法院再次叫停禁令,并稱旅行禁令“有違聯邦法律和憲法”,特朗普發布該命令“超越總統權限”。
對此,特朗普政府當年6月1日上訴至最高法院,要求恢復實施旅行禁令。美國最高法院6月26日推翻了多個州聯邦法院法官對特朗普頒布的旅行禁令的封殺,允許該禁令的主要內容可以生效。根據這一裁決,除非涉及的外國人“與美國人或實體確有可信的真實善意的關系”,否則旅行禁令將對其生效。
白宮宣布對哈佛大學國際學生實行簽證限制
當地時間6月4日,根據美國白宮發布的一份聲明,美國總統特朗普當日簽署一份公告,限制哈佛大學外國學生的簽證。理由是該校未能充分配合聯邦政府獲取與外國學生相關的安全信息,從而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
根據公告內容,哈佛大學被指未能回應國土安全部(DHS)關于外國學生涉嫌非法、暴力或威脅行為的多項信息請求。盡管聯邦政府要求提供相關數據,哈佛僅提供了三名學生的有限信息,且數據不足以供DHS評估是否需要采取進一步行動。特朗普認為,這種“不合作行為”削弱了聯邦政府確保外國學生遵守美國法律的能力。
此外,公告還指出,哈佛大學近年來的犯罪率,特別是暴力犯罪率顯著上升,而校方未能對某些違規行為進行有效紀律處分。鑒于這些情況,聯邦政府認為哈佛大學已不再是國際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項目的可信管理者。
因此,特朗普宣布,將對哈佛大學實施新的限制措施,具體內容包括:
暫停或限制哈佛大學參與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簽證項目的資格;
加強對與哈佛大學相關的外國學生和學者的審查,包括簽證申請和在美活動的監督;
要求哈佛大學全面配合聯邦政府的信息請求,確保及時提供與外國學生相關的所有必要數據。
特朗普政府強調,入境美國從事學習、研究或教學活動是一種特權,而非權利。高校必須履行相應的法律義務,確保國家安全不受威脅。
禁止哈佛新生以非移民身份持F、M或J簽證進入美國
白宮聲明稱,這份公告禁止任何哈佛新生以非移民身份持F、M或J簽證進入美國,并指示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考慮撤銷符合公告標準的哈佛大學持有F、M或J簽證的在校學生。聲明指出,這份公告不適用于通過學生交流簽證計劃(SEVP)就讀其他美國大學的外國人,并且豁免那些被認為符合國家利益而入境的外國人。
頻頻“出招” 特朗普“死磕”哈佛大學
近期,特朗普政府頻頻“出招”,“死磕”哈佛大學。特朗普政府官員4月11日致信哈佛大學,要求學校進行“有意義的治理改革與重組”,否則聯邦資金將遭到削減。4月14日,哈佛大學拒絕了這一要求。特朗普政府4月14日晚些時候宣布,將凍結對該校總額22億美元的多年期撥款,以及6000萬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項。
美國哈佛大學4月21日對特朗普政府提起訴訟,指控政府試圖以凍結聯邦資金為手段控制哈佛大學的學術決策。5月13日,美國政府再度削減哈佛大學聯邦資助,在此前基礎上進一步削減4.5億美元。作為回應,哈佛大學擴大了訴訟范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