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5年正月,張柬之、崔玄暐等人趁武則天病重,幾人以武則天身邊紅人張昌宗、張易之兄弟謀反為由在洛陽紫薇城發動兵變,武則天在沒有辦法的情況選擇退位,太子李顯被擁立登基。
這次事件被稱之為神龍政變,這次政變后,武則天和她所創建的武周退出了歷史舞臺,天下再次回歸大唐李氏家族。
后來,唐中宗李顯登基后,將事變主要功臣張柬之冊封為漢陽郡王,崔玄暐為博陵郡王,;敬暉為平陽郡王;桓彥范為扶陽郡王;袁恕己為南陽郡王,這次政變除了神龍政變之外的稱呼,還有個稱呼便是五王之變。
一代女皇武則天登基后,將李唐天下改為武周天下,開始的時候,武則天將整個天下管理的不錯,可隨著一切安定后,武則天逐步迷失了自我,最終開始享受生活,她的放縱讓張氏兄弟看到了有機可乘,于是她們憑借武則天對自己寵愛,開始干涉朝政。
張氏兄弟干涉朝政的行為,引起了武則天身邊人,以及朝臣的不滿。
我們都知道,武則天雖然將李唐天下改為武周天下,可她并沒有對李姓子孫想進行屠戮,而是留下了她們,并且開始疏遠武家子孫,所以她所建立的武周不可能交給武家人,而是要還給李唐天下,所以她沒有立武姓子孫為太子,而是自己兒子李顯為太子。
從這個舉動可以看出,武則天在告訴天下人,等自己老之后,她會將天下還給李家,而是留在她們武家。
由于天下早晚要屬于李家,這讓張家兄弟很不滿,因而他們不斷挑事,希望能讓武則天收回成命。
由于,張家兄弟接連神操作讓整個朝堂越發混亂,朝堂的混亂之所以沒有引起武則天重視,主要是武則天已經步入晚年,這時候她已經沒有了年輕時候的銳氣,在處理一些事情上越來越昏聵。
由于,武則天并沒有徹底失去對朝堂的控制,所以張柬之五人發動這場政變,完全就是賭上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可謂風險極大,他們很擔心張家兄弟會趁著武則天昏聵無力處理朝政一事,從而更改傳位詔書,從而引起很大的動蕩,如果這種情況發生,會產生連鎖反應,為避免情況越發糟糕,五大臣被迫發動政變。
公元705年,武則天病重,身邊僅有張易之和張宗昌服侍,其他人不得入內,五大臣見政變最好機會,于是他們決定開始部署。
公元705年正月十二的時候,張柬之、崔玄暐等人率領五百禁衛軍來到紫薇城北門玄武門,所有人都到齊后,他們派出李多祚、李湛、王同皎去迎接李顯。
開始的時候,李顯對幾人舉動懷疑,可挨不住底下人的各種利誘,最終李顯決定站出來,參與這場政變。
然后,所有人來到武則天所在的迎仙宮,接著幾人在集仙殿的走廊斬殺了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然后來到了武則天所在地集仙殿,在這里他們開啟了逼宮武則天。
經過所有人一番嘴槍舌戰后,武則天選擇退位,神龍政變成功,退位后的武則天前往上陽宮居住,李顯在政變后第三天登基為帝,從這一刻起,天下又回到了李家人手里。
李顯登基后,沒有清算自己的母親,而是善待了自己母親給她上了一個“則天大圣皇帝”,后來武則天請求讓她恢復大唐皇后的身份,因此武則天沒有成為眾矢之的,避免一般亡國之君的悲劇。
神龍政變以后,張柬之五人均被封王,張柬之作為發起人,更是受到了李顯的重視,重視貴重視,但朝中武家人力量依舊龐大,這讓唐中宗十分忌憚,可比起武家人實力,他更怕張柬之等人會不會那天不高興,來一場政變,將自己推翻,然后在找一個好控制的人當皇帝。
為避免這個情況發生,李顯開始打擊幾人,很快幾人的交出了自己的實權,成為了一個吉祥物。
在這以后,張柬之又被武三思陷害,最終失去了全部權力離開了長安,而后他又遭到了打擊,被流放到嶺南地區,而他也在嶺南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享年八十二歲,可以說他的晚年十分悲慘。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