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唐大業,盡說大實話!
2017年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可謂星光璀璨。云集了馬云、馬化騰、李彥宏、雷軍、余承東等中國科技領域的眾多大佬。
更不可多得的是,這幫子平時很少聚在一起的大佬,在網易丁磊的飯局撮合下,居然能坐到一起把酒言歡。
這場飯局也流出了一張非常經典的照片:雷軍和余承東緊靠在一起,不僅面對鏡頭喜笑顏開,更是做出了碰杯的動作。
這張照片從此便廣為流傳,甚至成了網友惡搞整活的經典素材。
有人在他倆中間P了個紅色的喜字,還有人在圖片上配上文字:“為虛假的友誼干杯!”、“愛情這杯酒誰干了都會醉”......
如今,把酒言歡早已成為往事,而二人及小米和華為之間的明爭暗斗卻不斷升級。最近雙方的一次隔空斗嘴,更是意味著他倆今后可能很難再有把酒言歡的機會了。
01
暗諷與回擊:車展風波背后的焦慮
經歷3月小米安徽高速事故和4月的碳纖維前艙蓋事件后,逐漸從輿論爭議中緩過來的雷軍,開始恢復原本的更新頻率。
6月1日兒童節的早上,雷軍上傳了一張小學時期“三道杠”照片,不僅勾起了大家的兒時回憶,更是告訴大家,他從小就是個學霸。
分享完兒童節的童趣后,雷軍像以往一樣宣傳起了自家產品。在隨后的一條微博中他透露:
2025年5月小米su7交付量超28,000臺。我們正在全力為小米yu7大規模量產做準備,預計7月份量產。
從5月的交付量來看,小米su7依舊是市場上的暢銷車型,并沒有受到太多輿論爭議的影響,小米的第二款車型yu7更是整裝待發。
這本是再常規不過的宣發文案,卻因最后一段話引發了軒然大波。雷軍在微博結尾引用“莫言名言”表示:“剛學會一句莫言名言:詆毀,本身就是一種仰望。”
很明顯,雷軍的話意味深長,擺明了在暗諷那些詆毀小米汽車的對手,他們的詆毀只不過是一種無力的表現。詆毀得越狠,仰望得就有多高。
那么問題來了,雷軍這段話到底在諷刺誰?首先排除董明珠,因為董小姐最近忙著和孟羽童合體直播,也沒有發表抨擊雷軍和小米的言論。
答案顯而易見,這次雷軍隔空暗諷的正是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余承東。
因為就在前一天舉辦的深圳大灣區車展論壇上,有著余大嘴綽號的余承東,同樣說了一段極具諷刺意味的話。
華為余承東當時表示:“從其他行業來的公司有強大的營銷能力、流量能力,只做一款車就賣爆了,雖然它的產品可能不那么好。”
看到這段言論,雷軍肯定想:“老余啊,搞這么含蓄干嘛,你直接報我身份證得了唄!”
是啊,其他行業、強大營銷、流量能力、只做一款車,指向的只能是小米,不可能有其他公司符合這描述。
如果只是暗諷小米的產品不好,大概雷軍不會回應。畢竟這樣的事情,在科技圈時有發生,雷軍什么場面沒見過?
可余承東還表示:“按華為標準,有的車廠一臺車都不能發貨”,算是徹底點燃了戰火。
從質量上來說,經過市場考驗的小米SU7是沒什么問題的。余承東的字字句句,明顯指的是小米汽車的安全問題。
先不管小米汽車的安全性能到底能達到什么級別,在這個節骨眼上余承東這么說,多少有些落井下石的嫌疑。
余承東充滿火藥味的言論背后,實則是銷量隱憂所導致的不服。畢竟小米SU7單月交付超2.8萬臺,而鴻蒙智行1-4月銷量同比下滑8.9%,四品牌總和竟不敵小米一款車。
在余承東眼里,小米是限制整個行業能力,不顧生命安全亂吹的差生,而鴻蒙智能作為這個行業的優等生,卻沒有得到和技術、價值所匹配的銷量。
而這次,雷軍看來是真的怒了,他選擇親自下場用數據說話,甚至引用“名言”回擊質疑,小米高管王化則引用明代解縉對聯補刀:“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譏諷對手浮夸。
這場互懟看似口水戰,實則折射出行業深層焦慮:技術派華為苦于銷量乏力,流量王小米亟需技術背書。
更諷刺的是,雷軍的這次強硬回擊,卻被假莫言坑了一把。他引用的那句“詆毀,本身就是一種仰望”壓根就不是莫言所說,很可能是某些營銷號借莫言蹭熱度憑空臆造的。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深諳互聯網營銷之道的雷軍,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也有被互聯網坑的時候。
有人說,雷軍最終編輯微博刪除了這段話,是因為這次造成的爭議太大,不得不低調行事。
可在我看來,以雷軍的性格,既然敢回擊,想必是經過深思熟慮。編輯微博的根本原因,無非是自己鬧了個烏龍。
02
十年恩仇錄,華為和小米已是刀光劍影
55歲,學理工,軟件工程師出身,知名科技企業的領軍人,十年前做智能手機,十年后又踏足汽車產業,是如今受人喜愛的網紅企業家。
看到這段描述,大家一定認為說的是雷軍。其實,同樣也很適合描述余承東。
雷軍和余承東真的有太多相似之處,他們即是同齡人,又是有類似出身和經歷的死對頭,完美詮釋了什么叫做“相愛相殺”。
他們倆不僅是小米和華為兩種不同成功商業模式的代言人,更是企業家個人IP的完美典范。如此二人湊到一起,怎能不斗一斗。
據說雷軍和余承東的首次接觸,是13年前的2012年。雷軍當年曾對金山宋濤說:“余承東是華為什么人物?哪天把他叫我辦公室聊一聊,都是中國廠家,別互相打。”
當時小米剛起步,余承東對雷軍是贊賞有加。他夸雷軍“互聯網營銷值得學”,雷軍也回捧“華為是榜樣”。倆人甚至私下約定共同對抗蘋果三星,氣氛那是相當和諧。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小米的崛起以及華為手機業務的迅速鋪開,他們之間堪稱中國科技商戰教科書的纏斗便開始了。
雙方交鋒最早可追溯至2014年的“點膠門”。
當時網友質疑小米4芯片未點膠,不如華為榮耀6。雷軍怒斥是華為“黑稿”,表示:“某些人無節操的做法嚴重抹黑了華為的無比寶貴的品牌”,甚至微博直接@余承東,讓他管管風氣。
而余承東則否認黑小米一說,并回應“沒有大氣量難成大器”,這是小米和華為首次公開撕破臉。
而在2015這一年,華為銷量暴漲72.9%,小米卻因驍龍斷供跌入低谷。據說當時雷軍一天開23個會,憋著一肚子火技術。
2018年的5月,雙方的對標進一步白熱化。當時有媒體人士爆料稱,榮耀6月份將發布一款旗艦手機,搭載了“很嚇人的技術”。
余承東也在微博表示,6月份的時候華為將會有一項很嚇人的技術被推出。只要用了這個技術,那么跟別人家手機比就是一個地上跑一個天上飛。
當天小米小米集團副董事長林斌也發微博表示,小米8有一大堆"非常嚇人的技術,一頁紙都寫不下了。”
很嚇人的技術VS非常嚇人的技術,就像最鋒利的矛和最堅固的盾,到底誰才是最嚇人的呢?
隨后榮耀總裁回應:“我有很多嚇人的技術,想學嗎?很難的,要好好學哦。”很明顯諷刺小米短時間內學不來。
因為這件事,雙方的梁子是越結越深。之后紅米Note7發布會上,雷軍PPT直接掛出榮耀參數對比,喊出了那經典的八字戰書:“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2019年,華為被制裁,這便給了小米絕佳的反制機會。
當時雷軍坦言“華為跌倒為小米騰出空間”,被全網吐槽“落井下石”。
余承東也不甘示弱,轉頭在花粉年會暗諷小米折疊屏鉸鏈:“雙旋水滴鉸鏈被改名‘龍骨’?龍骨根本不存在”,隨后小米緊急發聲明反擊,為專利戰埋下伏筆。
2024年3月,雷軍在SU7發布會強調“所有車廠都沒解決手機支架”,余承東接著在智界S7發布會反譏:“為啥要支架?因為車機導航不行”,之后雷軍微博發起投票,27萬人支持“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
不久之后,雙方又展開鍍銀玻璃信號之爭。雷軍宣傳SU7配置擁有“三層鍍銀防曬”,余承東隔空提醒“鍍銀影響信號”。雷軍立馬回擊:“我保證沒問題”。從此,雙方在造車技術路線上的分歧正式公開化。
從11年前的點膠門,到如今的“差生論VS偽名言”,雙方11年互撕,逼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商業與科技路線,本質是技術沉淀與場景創新的路線分野。
華為以硬核科技立身,余承東強調質量是最大的豪華,斥資研發乾崑智駕系統,通過鴻蒙智行綁定車企打造生態護城河,但三年虧損超240億的壓力下,他坦言過去五年非常艱難。
小米擅用互聯網思維,雷軍將SU7防曬功能打造成女性最愛。但“性價比之王”的標簽伴隨燃爆事故和虛假宣傳質疑,品牌信任危機進一步顯現。
不過,這場頂流商戰并沒有輸家。華為鑿深護城河,小米打通平民路。正可謂行業越卷,懟得越狠,用戶就越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