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祥威 編輯|馬青竹
造車第十一年,蔚來近日Q1交卷,凈虧損赫然67.5億元,似乎又陷谷底。“這一次走出來,真的要靠自己本事。”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說。
李斌給外界的印象之一,是擅長找錢。即便最難如2019年,也能等來合肥國資的馳援。
但這次,喊出過“我就是王鳳英”的他,也許仍能從魔術帽中變出兔子——錢,卻更多想向內求。
王鳳英,小鵬危局求生的救火隊長之一,背后,小鵬還有產品、營銷、設計、產能等一系列短板的補強。
最根本的,核心人物何小鵬變了,從總想做甩手掌柜,成長為車企CEO,更懂造車。
有好兄弟前面打樣,李斌邊交學費,邊學做真正的車企CEO。
“如果說2019年的蔚來危機,是靠外部幫助走出來的。那這一次,要走出過去三年的低谷,要靠自己的管理走出來,這也是公司上下已經達成的共識。”李斌明確。
時間緊迫,外部戰局愈加激烈。小米、華為在中高端市場逐漸占領心智。
好在,如今的蔚來已不像2019年,只能靠“講故事”,而是手中真有牌,至少在服務、技術兩大領域,有拿得出手的東西。
這也是前不久的高端局上,當友商甩出尊界S800王炸時,蔚來能拉出同等級別的蔚來ET9(參數丨圖片)。
接下來,重頭戲在于如何將手中牌有效地打出來。成了,谷底爬升。失敗,最好不要失敗。
官方的出坑指南
星巴克進入中國第26個年頭后,一場“9塊9”的商戰在隔壁打響。瑞幸、庫迪低價搏殺。
車圈商戰比之更為兇殘。
Q2交付指引,蔚來將數字定在7.2-7.5萬臺,比去年銷量最高的Q4還多。
拆解來看:4、5月,蔚來品牌分別交付19269、13270臺。第二品牌樂道一款車型L60交付4400、6281臺。第三品牌螢火蟲一款車型,5月也是首個完整月份,交付3680臺。
意味著,Q2最后一個月,蔚來公司要交付2.5萬臺。
這只是開始,管理層甚至給出更激進的Q4“交付指引”——四季度實現盈利,月交付5萬臺。
均價15萬元的車,通常月銷量需要達到3萬臺,可以實現盈虧平衡。蔚來定位高端,且車型產品構成逐漸復雜,綜合蔚來和樂道車型售價,月銷5萬臺實現盈利,也算相對合理。
月銷5萬臺中,李斌的預期:
樂道品牌2.5萬臺,L60有機會回到月銷1萬臺,L80、L90,1.5萬臺。
“我們認為,L90和L80都是能改寫這個行業大SUV,一個是大五座的SUV,一個是三排座的SUV,我們非常有信心。產品本身非常有競爭力,當時就是按照家庭市場做定義的。”他說。
相當于,樂道要扛下半邊天。
其它兩大品牌,蔚來月銷2萬臺、螢火蟲3000-5000臺,繼續慢火“煨湯”,打磨品牌。
銷量增長的同時,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補充,“毛利率肯定會改善,費用會進一步下降。”
而樂道的變化,也許要以上任帶隊者艾鐵成離任為起點。無論主動還是被動出走,這一結果,讓外界看到“好人”李斌的變化。
樂道在調整,據李斌透露,“一線銷售同事減少40%,但銷量增加了超過40%。”
要拉回到月銷1萬臺,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難,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樂道現有門店數量440多家,和同級品牌動輒六七百家的門店規模相比,仍有渠道拓展空間。
當然,團隊也意識到,全靠堆店、堆人不可行。
“過去樂道的銷售團隊,完全參照了蔚來團隊的標準,看來是不太合適的,應該有更加符合樂道品牌特色和面向更廣大下沉市場的團隊。目前正處在精簡以后擴編的早期階段。”秦力洪透露。
更多的樂道品牌車型在路上,比如,樂道L90核心解決了第三排和后備箱空間問題,相比之前的家用SUV,的確有提升。以及還在保密期的L80。
交完學費,李斌不再頭鐵
李斌變化最大的地方,是放下了對研發的“數字執念”。
2022年,他說,“大家可以把各公司的年報看一看。一個季度30億人民幣的研發投入,是體量和交付量比我們大好多倍的公司干的事。在蔚來這個體量里面,基本上我覺得就算盡力了。”
2024年,他再次強調,“在研發投入方面不管多難,蔚來每個季度還是保持30億元至40億元的投入。”
橫向比較,蔚來的研發力度,在新勢力中長年排在榜首。
理論上,研發會帶來產品力提升,產品力提升帶來銷量提升,銷量提升帶來營收提升,最終可以留出更多的預算用于研發。
但到了蔚來這里,銷量這一環拉不上去,仍然一直執著于單季度30億元的研發投入,再能找錢也經不起這樣耗。
一方面,重研發的確換來了成果,蔚來的設計美學、操作系統、自研芯片等,頗具辨識度。
但高強度的研發,對于初創期的汽車公司來說,十分考驗錢袋,一旦補血不及時,就有大風險。
李斌現在的說法是,研發投入“會降到20億-25億。”
這并非是簡單地砍預算,而是提高研發效率,“主要是把一些低ROI的項目取消掉,把人更多地集中在高產出的項目上。”
對于蔚來團隊來說,學費交得也挺全。
鎮山之作蔚來ES8,被拿來開刀。李斌講述二代蔚來ES8的設計背后,“因為考慮全球市場考慮多了,所以大小做的有點保守,至少三代ES8在空間方面肯定是解放思想。”
這也延伸出蔚來的另一個深層問題,戰略宏大。蔚來在全球尤其是歐洲市場的誤判,不僅影響了蔚來ES8,還耽誤了螢火蟲的進度。
學費還交在產品矩陣方面。
之前,蔚來密集布局6、7系多款產品,遲遲未立住的7字頭,現在留下了蔚來ET7,蔚來ES7暫時淡出。
李斌解釋,“ES7現在慢慢淡出,主要還是因為產品銷量規模,以及和ES6的關系,內部競爭和外部競爭的關系,目前暫時停售了,但將來長期肯定還要回來。”
當然,對技術的執著,他從沒變過。最新一版公司價值體系里,原來“成為用戶企業”,已改為“成為技術與體驗領先的用戶企業”。
承認敗績,李斌如今多了“痛的領悟”。先聚攏資源,活下去,大仗留到將來血條厚時再打。
結語
大環境如當下,汽車行業面臨壓力。
“決定一家企業盈利的過程既復雜又多變。價格高的耐用消費品需求,比如個人購買汽車和房子,對經濟周期高度敏感。經濟疲軟的時候,這些耐用消費品的更新可以被延遲。”霍華德·馬克斯在《周期》一書中說。
剛蛻變的何小鵬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
“制造領域很難,在這么復雜的競爭里,沒有倚天劍或屠龍刀,這是一場長期、全面性的PK。每三年一個門檻,積蓄好多年的勢能,最后自己把自己推上去。”
齒輪一旦有序咬合,產生規模效應,就有機會打一場持久戰。
“在我們的判斷中,今年一季度最低的谷底已經過去了,二季度開始,就是從谷底往上走的過程。”李斌說。
—THE END—
出行百人會 | AutocarMax
追蹤汽?出行產業鏈進化,關注新產品、新科技、商業邏輯與商業人物,影響圈層中有影響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