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剛過,長江流域即將迎來早入梅。
今年梅雨季比往年提前,農民朋友要早做準備。梅雨帶北抬速度超出預期。
氣象數據顯示,副高脊線已穩定在北緯20度,冷暖空氣將在未來三天持續對峙。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田間濕度計讀數眼看著往上竄。老話說"早入梅,糧滿倉"。
但今年情況特殊,早入梅可能帶來過量降水。
據農業部門統計,去年同期過早入梅導致江南地區水稻爛秧面積達12萬畝。
今年得吸取教訓!田間管理現在就要抓起來。排水溝得重新疏通,別等積水了才著急。
農藥噴灑要提前三天完成,濕度大了打藥效果打折扣。
這些可都是實打實的經驗。
家里防潮也有講究。衣柜里放點生石灰,比啥除濕劑都管用。
衣服別攢著洗,洗完趕緊晾——趁著沒下雨的間隙。
這些土法子看著簡單,管用著呢!煮梅子倒是應景。
但記住要煮夠十分鐘,不然酸澀傷胃。隔壁張嬸去年貪快,結果全家拉肚子。
傳統吃法能流傳千年,自然有它的道理。
今年還有個特殊情況。梅雨可能和高溫重疊,形成"桑拿天"。
這種天氣最容易誘發稻瘟病,農技站已經發出預警。大家可得盯緊自家稻田!
有老鄉問:"早入梅到底好不好?"這事兒真說不準。雨水多了怕澇,少了又怕旱。
咱們能做的就是未雨綢繆,把準備工作做扎實。最后提醒一句。
明后兩天抓緊曬被子!過兩天雨下起來,想曬都沒機會。
這話可不是嚇唬人,去年李大爺家被子都長霉斑了。
梅雨季年年有,年年情況不同。大家有啥好法子,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咱們一起把這個潮濕的季節熬過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