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2歲初來到中國,到成為清華大學的博士學者、科技創新企業的創始人、炙手可熱的外籍KOL、中東市場拓展的高級顧問,以及活躍于前沿藝術領域的新媒體藝術家與策展人,普雅·阿瑪尼用近20年的時間,書寫了一段跨越文化、融合科技、打破邊界的精彩人生。他身上有“國民弟弟”的親切標簽,也有思想者的深邃、實干家的銳氣與創意者的先鋒。他用成長經歷連接起中西語境,把一位異國少年對中國的熱愛,活成了一幅流動的中外交流圖景——他既是橋梁,也是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使者。他的故事,是中國開放包容、多元交融、全面發展的一個生動注腳。
從《世界青年說》開始:他成了那個讓中國觀眾記住的“國民弟弟”
許多人最初認識普雅·阿瑪尼,或許是因為他在江蘇衛視《世界青年說》中的亮眼表現。聰明活潑、彬彬有禮的“國民弟弟”,對中國文化的熟稔程度令人驚嘆,也激發了大眾對他家鄉——伊朗的濃厚興趣。波斯文明與中華文明同為世界古老文化體系,二者之間的相似性,不僅為跨文化理解提供了天然紐帶,也為年僅12歲初來中國的普雅,打開了快速融入中國社會的大門。而今,27歲的他,早已將這份理解深化為一種文化交融的生活方式。
2015年,江蘇衛視推出的大型國際青年談話節目《世界青年說》一經播出,便引發熱烈反響。其中,來自伊朗的95后青年普雅·阿瑪尼憑借其親和的形象、出色的表達和深厚的文化素養脫穎而出,成為名副其實的“人氣王”。節目中,他以95后、超高顏值、高學歷、學霸身份和中東背景等多重標簽收獲大量關注,更因流利的中文和對中國社會的深入理解,被觀眾親切地稱為“國民弟弟”。這段經歷,也成為許多人初識普雅的起點。
一場跨越萬里的選擇:扎根中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熱情好客,在普雅·阿瑪尼的生活中得到了生動印證。初來中國時,他并沒有因身處異國他鄉而感到慌張和疏離,反而收獲了一份家的溫暖?!皠偟街袊鴷r,確實面臨語言和環境上的障礙,一切都很陌生。但中國人對我們的友好態度和熱情接待,讓我絲毫不覺得這是一個陌生的地方,反而像回到了家,中國朋友就像是我們的家人。
正是這份來自日常生活的溫情和歸屬感,激發了他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他開始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并在中學階段便確立了人生目標。18歲那年,他順利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開啟了更系統的學習與探索之路。
學霸也是明星:他在交大的四年,站在舞臺也閃耀在講臺
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四年里,普雅以優異的成績連續四年蟬聯留學生學業第一名,展現出卓越的學習能力與堅定的求知精神。在校期間,他先后榮獲中國政府獎學金“優秀來華留學生獎”、國家漢辦/孔子學院“一帶一路”優秀留學生獎學金、以及上海交通大學“交大封面學生”“學生年度人物”等多項榮譽,成為交大首位實現國家級獎學金“大滿貫”的國際學生。
本科階段,普雅已活躍于各大電視平臺,頻頻出現在中國觀眾的視野中。2014年,他參加央視“漢語橋”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以出色表現贏得矚目,也由此受到多檔節目的邀請,陸續登上《世界青年說》《一站到底》《最愛是中華》《HELLO中國》以及江蘇衛視春晚的舞臺。通過這些電視節目,他不僅與中國觀眾建立起廣泛聯系,也在與中國朋友的交流中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國文化。
更重要的是,這些媒體經歷讓他意識到,電視與自媒體不僅是表演的舞臺,更是文化傳播的重要橋梁。他以自然真實的表達,幫助許多對中華文化感到陌生的海外觀眾,也讓中國觀眾對伊朗和波斯文化有了更準確、生動的了解。從參演者到文化傳播者,普雅的身份悄然轉變,而這也成為他日后走上更深層次中外交流之路的起點。
清華求學:在藝術與科學的交匯處探索未來
2020年,普雅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成為國內頂尖藝術設計學府的一員。清華美院秉持“藝科融合”的教育理念,鼓勵學生在科學與藝術的交匯處開拓創新,服務國家戰略與社會發展。
在這里,普雅將自己在媒體傳播領域的專業背景與清華提供的先進技術平臺深度結合,研究方向涵蓋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影像可視化、Web3.0語境下的新媒體藝術設計、以及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在藝術傳播中的實踐應用。他是最早投身AI與藝術交叉研究的探索者之一,始終站在前沿技術與文化表達的交匯點上思考與實踐。
在攻讀碩士期間,普雅主導并參與了由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支持的《文化之美——影戲人間》《文化之美——繡色可觀》兩個國家級非遺創新項目。前者對傳統皮影戲的視覺語言進行了重構,打破二維限制,引入沉浸式劇場理念;后者則以現代設計語言激活粵繡文化,使這一傳統工藝煥發新的生命力。他的工作不僅是對非遺文化的保護,更是一種面向未來的當代表達。
與此同時,普雅還在導師鄧巖教授的指導下,主導完成了清華電子工程系多個重點科研項目的影像可視化設計,包括《醫工結合創新中心》《工業互聯網》《北斗導航系統》《智能協同無線通信平臺》《未來城市》等。他以高度凝練的視覺設計與傳播策略,將復雜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可視、可感、可理解的公共藝術語言,顯著提升了科研項目的社會溝通力,也展現出“藝工融合”在國家科技傳播中的巨大潛能。
2021年,恰逢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普雅作為唯一的國際學生代表,受邀登上新華社“新青年2021夏季演講”舞臺,與多位杰出青年學者共話時代使命與全球視野。2022年北京冬奧期間,他化身“文化導覽人”,參與央視“冬奧中國年”特別節目,走訪什剎海,探訪“毛猴宇宙”與“冰場日夜”,講述冰雪文化與傳統年俗的當代表達,讓更多人看見中國文化的溫度與活力。
科創企業家:讓“中國智造”閃耀世界舞臺
2023年,普雅以優異成績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碩士項目,并在北京市政府、中關村人才發展中心及清華大學的大力支持下,作為優秀國際生代表,成為清華首位獲得外國人“創業”類居留加注的留學生,正式創辦自己的科技企業,開啟人生的全新篇章。
他創立的公司是一家面向未來的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數字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企業核心聚焦于三維重建與科研成果的數字可視化,融合傳感器、檢測器、色譜儀等精密光學儀器的研發與設計,致力于打造以技術驅動為核心的產品與服務體系。公司業務涵蓋自主研發、產品設計、技術投資、設備生產、技能培訓、市場推廣及商業銷售,形成了完整的創新鏈條。
作為一家扎根中國的外資企業,公司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深化本土化發展戰略,推動國際交流與產業對接。在不斷推動中國本土研發與設計能力提升的同時,普雅與團隊也致力于將優秀的中國企業、品牌與產業人才推向國際舞臺,推動“中國創造”走向世界。
普雅希望通過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為客戶提供兼具創新力與實效性的研發服務與商業合作機會,不僅助力其短期業績增長,也構建可持續的品牌價值。公司的愿景,是讓世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賞“中國品牌”的實力與內涵,增強對“中國制造”的信任與認可。
博士深造:為文化傳承注入科技力量
2023年,普雅在清華美術學院碩士畢業后,決定繼續留校攻讀博士學位,將學術研究與創業實踐深度融合,全面開啟學業與事業的“雙軌并進”。憑借堅定的意志力與出色的綜合能力,他在清華研究生階段持續突破,GPA排名全院第一,先后榮獲清華大學綜合獎學金、國際學生工作獎等多項榮譽。
在此期間,普雅積極投身校內外事務,擔任清華大學新媒體演藝創新研究所研究員、客座講師、學生會主席、校級大賽評委等職務,展現出杰出的領導力與公共參與能力。他多次受邀參與外交部領事司、世界青年發展論壇、中關村論壇、央視新聞、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網、新華社等重要活動與媒體項目,成為對外傳播中國聲音、推動中外文化理解的重要青年代表。
博士階段,普雅師從著名新媒體藝術家、清華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之綱教授,專注于“基于沉浸式體驗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設計研究”。在王之綱教授的指導下,他參與并完成多個重點研究項目,深入探索科技與藝術融合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創新路徑。
其中代表性成果之一是獲得“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支持的重點項目《穹天玉宇——沉浸式中國藻井數字藝術展》。項目融合超高清數字影像、三維重建與沉浸式展覽技術,打造出六面環繞的CAVE體驗空間,生動呈現藻井所蘊含的建筑智慧與文化意涵。通過藝術化的場景構建與系統化的數據歸檔,團隊建立起首個面向公眾與學術界的藻井數字資產數據庫,為傳統建筑美學的研究、教育與數字化傳承開拓了全新路徑。
穹天玉宇——沉浸式中國藻井數字藝術體驗空間
未來展望: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聽見中國聲音
展望未來,普雅將繼續響應國家號召與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學業與事業的雙向融合。他希望在科研與實踐的交匯點上培養更多跨文化、跨領域的優秀人才,并與業界專家及來自全球的創新者一道,推動中國故事、中國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舞臺。
作為一位在中國求學、創業、生活近二十年的“老朋友”,普雅曾在一次采訪中動情地說道:
“在這值得銘記的二十余年中,我看到的是日新月異的中國,是不斷突破與革新的中國,是勇敢走向世界前沿的中國。每一個來到中國的外國人,都密切關注著這里的發展步伐,因為這不僅關乎中國的未來,也關系到我們的未來。我人生中超過一半的時光在中國度過,我的思想和文化認同早已深深融合了中伊兩國的基因。中國,早已是我和家人離不開的家。她的每一次飛躍,都牽動著我們的心。我們真誠希望這片土地越來越美好,也愿為她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從一位12歲遠道而來的異國少年,到今天深耕科技與文化融合、活躍于國際舞臺的中國創業者和學者,普雅·阿瑪尼用近二十年的時光,書寫了一段跨越國界、連接中外的精彩人生。他不僅用實際行動回應著中國的時代機遇,也用自己的努力詮釋了“開放、融合、共贏”的全球化愿景。
未來,他仍將腳踏熱土、心系世界,繼續在藝術與科技、文化與傳播的交匯處,探索可能、創造價值。就如他所說的那樣,中國不僅是他成長的地方,更是他心中的“家”——這份深深的歸屬感,將繼續指引他,奔赴下一個充滿希望與光芒的遠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