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網老兵今天主動提出離開那個合伙核心圈,退出相關聯的所有微信群。我原本想跟隨項目創始團隊深耕這個項目,努力實現個人價值,爭取付出后,得到應有的回報。可是,我負責這個項目后,經過深入實踐,細想想,又有了新看法,現分享出來。請所有朋友,一起來探討探討吧!
首先,項目創始人的做法。
兵心網老兵是通過某直聘平臺發布的合伙人信息認識這個創始人的。這個人自稱在陜西天津等地做養老服務行業工作八年,打算在東北地區繼續做養老服務。他以合伙人形式招募項目負責人。重點推進食品、養老院、居家養老服務三個項目。他推薦我作為食品項目合伙人,隨后,我正式接手,開始上班,端午節也一直在忙碌。
項目創始人發起項目后,自己負責市場。團隊有一個負責管理合伙人、一個負責運營合伙人。他們三人分工明確,希望全力保障食品、養老院、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三個項目負責人獨立工作。據創始人介紹,公司要打造各位獨立自主負責的老板體系,互不干擾,也是物理隔離,保障公司運行安全。各項目只做資源共享整合,不做重資產投入,實現多方共贏。
其次,項目推進的各環節。
食品作為第一個重點項目,發起人說,這也是基礎快速變現的項目,目的是快速盈利后,迅速啟動其它項目運轉。兵心網老兵加入時,公司已經承包一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食堂,力求形成社區示范店。店里炒菜機、面條機、蒸飯柜齊全,雇了兩個老大姐,一個炒菜,一個配合。兩人主要負責樓上不到二十人的托管老人一日三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給食堂每人每天付十元錢餐費,明眼人一看,這點錢連菜錢都不夠,何況還有兩大姐的工資呢,公司不在乎,畢竟暫時用于展示。
公司在食品項目上找了兩個合伙人,一個負責菜品生產加工、一個負責菜品技術研發。下一步,公司研發出爆款口味的菜品后,著手工廠規模化加工,形成封裝的成品,通過自動售賣機投放社區超市,面向小區里面消費者,實現大量售賣,使消費者復購引流。這一點,公司創始人設計說,所有成品食材都要封裝成盒,在售賣機冰凍后,消費者拿回家直接加工即可。公司以小區群體為主要消費群體,工廠加工,倉儲中轉,超市售賣,定期回收……環環相扣,形成一條閉環。
最后,針對該項目的思考。
兵心網老兵參與食品項目管理不到一個月,從生產負責人的對接,與技術研發負責人的菜品探討,中間與項目發起人跑養老院市場,還在隨時隨地管理示范店的所有事務……累是必然。但更重要的,我內心一直都在思考,這個項目的可行性。繞一圈后,公司向小區終端人群投放凈菜品食材,會被認可嗎?技術研發菜品,通過盒裝料包、湯包、菜包,大家能接受嗎?我有些疑慮。
現在,發起人又大量招兵買馬,說是又有新的賺錢項目。食品項目、養老院項目、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每個項目都牽涉到多個環節。就我參與的食品項目,尚未成型,即使推向市場,有什么反響?我認為,剛注冊的公司,開展食品項目,還需要先行先試。可是,創始人除了談商業邏輯,也在跑市場,還兼顧新項目,哪里來的精力?另外,創始人招募合伙人,幾次說合同簽署,其實是框架協議,他說有工資,資金哪里來?我不清楚,只知道,公司目前沒有進項,怎么開工資?
基于此,兵心網老兵越想越有壓力。最后,自己主動提出退出這個合伙人核心圈。主要原因是,第一,項目發起人項目太多,每個項目環節太多,我擔心顧不過來,或者因某環節導致功虧一簣。第二,項目負責人獨立自主,大家一起保障配合,事實證明,項目是創始人發起主導,項目負責人還是不能完全吃透項目精髓,無法全力開展工作。第三,項目所有參與者各自為政,怎么確定工資標準?項目創始人說合伙人模式,在負責的項目中拿走20%的利潤。除項目分管負責人,其他人,怎么定工資,怎么合伙?現在公司資金怎么來的,何時產生利潤,何時有回報?
作為合伙創業,前期投資,項目運營等問題,您怎么看?歡迎您發表意見和看法,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