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對美收緊的稀土管制,又放松了?這是三十六計中的哪一計?
據路透社 6 月 6 日援引知情人士報道,中國已向美國通用、福特及斯泰蘭蒂斯三大車企的稀土供應商發放臨時出口許可證,有效期最長達六個月——這真是“久旱逢甘霖”!
明明能卡死美國脖子,中國為何突然松手?
事件背景
2025 年 4 月美國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 “對等關稅”,涉及新能源、半導體等領域。作為回應,中國于 4 月 4 日對釤、釓、鋱等 7 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直接打擊美國軍工和高科技產業。
6 月 4 日,美國汽車與設備制造商協會(MEMA)發聲,呼吁美國政府立即采取行動,應對中國對稀土、礦物和磁體的出口限制,并警告此舉可能迅速擾亂汽車零部件的生產。MEMA 和汽車創新聯盟此前在致特朗普政府的信中求救,表達了對行業的擔憂。
福特、通用等車企直接向特朗普政府施壓,要求解決供應鏈中斷問題 ,福特甚至撤回了2025年的業績預期。
要知道,三大車企工廠集中在密歇根、俄亥俄等關鍵搖擺州,停產可能影響2026年中期選舉。
6月5日,在許可證發放前,中美兩國領導人通話討論稀土問題,美國商務部同期暫停對華核設備出口許可,顯示博弈仍在繼續。
事實上,中國恢復部分稀土出口并非妥協,而是一次精準的“壓力測試”:
一、分化美歐聯盟,破解對華圍堵
中國在稀土出口審批上玩了一手漂亮的"區別對待"。5 月 28 日中歐半導體座談會開完后,歐洲企業的稀土磁體進口許可量比去年暴漲 340%,德國大眾急需的電動汽車磁體、法國核電站的永磁體供應都得到保障。而從 4 月份稀土管制開始到 6 月初,美國企業申請的許可證一張都沒批,申請臨時許可也面臨諸多困難。
歐盟稀土98%依賴中國
這手稀土牌精妙之處在于,臨時許可證就像一根松緊帶,想緊就緊,想松就松。
本來,歐盟在半導體政策上一直存在內部爭議,通過一松一緊,那些不愿意對華脫鉤的陣營就會發出更大的聲音。
歐洲可以借此想一想,到底跟誰合作?
二、以稀土為籌碼,倒逼美國談判
這招直接戳中了特朗普的政治命門。要知道,汽車制造業占美國GDP比例不低,密歇根、俄亥俄這些關鍵搖擺州的藍領工人正是特朗普最重要的票倉。眼看著選舉臨近,白宮不得不掂量掂量:繼續對中國強硬,還是先保住自己的鐵票?
打蛇打七寸,這一記精準打擊,既展示了實力,又給美國國內制造了政治壓力。
6個月期限掐準美國中期選舉周期,到期后是否續簽?主動權在中國。
三、維護全球產業鏈,避免“去中國化”加速
如果徹底切斷稀土供應,美歐肯定會狗急跳墻,砸重金扶持澳大利亞、巴西這些替代來源。但現在這么一松一緊,反而讓他們進退兩難——投巨資開發新礦吧,怕中國突然放開供應;不投資吧,又擔心哪天真的斷貨。
市場行情也在印證這個策略的高明之處。
這種若即若離的態度讓國際買家始終提心吊膽。他們明知道中國隨時可能收緊供應,卻還得硬著頭皮繼續合作,因為除了中國,找不到更好的供應商。
四、技術反制的戰略縱深
與此同時,國內的科技攻關正在爭分奪秒。華大九天的EDA工具已經開始嶄露頭角,長江1000A發動機的突破更是令人振奮。
稀土政策的彈性空間,恰恰為這些關鍵技術的突破贏得了寶貴時間。
有網友擔心,美國車企拿到中國稀土,轉手賣高價給戰機企業怎么辦?
其實不需要過分的擔心。雖然說部分稀土元素軍民兩用稀土元素(如釹、鏑、鋱、釔等)廣泛應用于民用和軍事領域。
但是軍用稀土通常需要更高純度、特定配比的稀土材料,且涉及中重稀土(如釓、鋱、鏑等),這些元素在民用領域需求較少但軍事價值極高。
我們只要通過“分類管制+終端審查+全鏈條追溯”的組合措施,就能最大限度降低稀土軍用風險。未來還可以進一步細化分級標準(比如按純度、合金配比),來推動國際社會建立稀土用途認證體系。
所以說, 這應該是三十六計中的反間計、以逸待勞、以退為進。你看懂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